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与“行学”相对称。谓博为智解,广学内外典。善导之观经疏卷四散善义(大三七·二七二下):“若欲学解,从凡至圣,...【遍解脱】 p1123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遍解脱者:烦恼断故;于生等苦,普得解脱。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云...(菩萨)梵名Gaganāmala-vajradhara,又云虚空无垢执金刚。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东边第一位之菩萨也。密号曰离染金...(书名)具名大乘中观释论,九卷,安慧菩萨造,赵宋惟净等译。释中观论二十七品中之前十三品者。...(1268~1325)日本曹洞宗太祖。越前(福井县)人,俗姓藤原。法名绍瑾。十三岁礼永平寺第二世孤云怀奘出家,怀奘示...(地名)八功德水之池。在极乐。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术语)以泥土作小塔,中纳经文而供养之。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乾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 p0574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一页云:何故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耶?答:非田非器。...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味着我们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就,新的作为,我想这应该...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第一是看中医,把身体调过来;第二念佛、持咒有时可以改变。...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净界法师答: 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就解释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就是我们说的要不随妄转的意...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
神境智通
【法相辞典】
【神境智通】 p0934 瑜伽三十七卷一页云:云何诸佛菩萨神境智通?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种品类差别、各有多种。如彼卷一页至九页广释。
上篇:神我 | 下篇:记别 |
(术语)谓证得之佛,为众生济度,更方便现众生身等而修行也。...
解学
遍解脱
虚空无垢持金刚
中观释论
莹山绍瑾
功德池
泥塔
八大龙王
圣多罗菩萨经
佛母真三昧
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猎人与老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