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净地结竟不开内宿、结净地竟不开内宿 子题:内宿随人、内煮随处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问:‘结净地竟,定无...(一)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术语)智慧之功能也。高僧传六曰:藉慧能于前因,发胜心于旷劫。【又】(人名)禅宗东土第六祖也。姓卢氏,三岁丧...梵名 Kālaruci。意译真喜。西晋译经家。西域人。志情旷放,心怀弘化之志。于武帝太康二年(281,一说太始二年)至...(本生)有一盲龙,名颇罗机梨奢,举声大哭,言。大圣世尊,愿救济我,我今身中受大苦恼。日夜常为种种诸患唼食,居...【相近】 p0834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相近者:谓所说语,前后相续,意趣无异。是名相近。...指心识觉知外境(对象)时,顺次而起之五种心。即:(一)率尔心,又作率尔堕心。率尔,即突然之意。谓眼识初对外境时...【有事有缘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事有缘法云何?谓有为法。...指无量寿经。天台宗将净土三经中之无量寿经称为大本,而将阿弥陀经称为小本。(参阅“无量寿经”5119) p772...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陆续建成。...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做有情。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娑婆因有情渐成...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为他建筑富丽堂皇的精舍、听信他的谗言外,每天还会供养很多美...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你就依着你所学的教义,依着经,圣教量,依着佛所说的。就是...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依...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行布施。拿什么来做布施呢? ...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净,这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他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果瑜伽
【法相辞典】
【果瑜伽】 p0810 瑜伽释七页云: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此果瑜伽,虽通诸果;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分别义经,说力无畏不共佛法,名曰瑜伽。能伏诸魔,制诸异论,胜余乘故。殊胜经中,说佛所证无住涅槃,名为瑜伽。尽未来际,无所住故。大义经中,说如来地无分别智,及以大悲,名为瑜伽。自利利他,常无尽故。辨说瑜伽师地经中,佛地功德,皆名瑜伽。穷于法界,无断尽故。分别三乘功德经中,三乘果德,名为瑜伽。皆与正理等相应故。赞佛论说:三身三德,皆是瑜伽。一切果德,不相离故。集义论说:果位所摄有为无为诸功德聚,皆是瑜伽。等至究竟和合位故。于如是等诸经论中,一切果德,皆名瑜伽。具上义故。如是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有义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论瑜伽故;亦名瑜伽。如是此论瑜伽两字,尚遍扰动圣言大海;何况具说瑜伽师地。恐难受持,故且略说。
上篇:定 | 下篇:果胜利圆满 |
(术语)犯小乘戒之四重罪,大乘戒之十重罪也。...
摄食界结竟不开内宿
明慧
慧能
强梁娄至
盲龙
相近
五心
有事有缘法
大本
本愿力
外八庙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