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臛臛婆,梵名 Hahava,又作矐矐婆、郝郝凡、阿波波、阿婆婆。为八寒地狱之一。堕此地狱者,因冻寒故,舌不得动,但...【劳睡】 p1187 瑜伽二十四卷十四页云:复如有一、于其热分极炎暑时,或为热逼,或为劬劳,便生疲倦;非时惛寐,乐...书写文字或图绘于板、纸、绢布上,而高悬于门堂,称为额。又称匾额、表。古来官署公衙等即有题署之风,后渐次及于佛...疑结者,谓于谛犹豫,疑结所系故,于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以疑惑故于三宝所不修正行,以于三宝所不修正行故,广行不善...全一卷。又称观食法。隋代智顗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教人以观法受食,成为般若食,显明空、假、中三观中道...(术语)三受之一。领受顺情之境,使身心适悦者。唯识论五曰: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大乘义章三本曰:顺缘...乃生灭门所依之心。又作多一心、多一识心。系密教所立十识中之第九识,亦即造作一切诸法之识心。盖此心所作之生灭,...(植物)Tinduka,译曰柿。止观十曰:有害无害,譬如迦罗镇头二果。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镇头迦木,此云柿木。慧琳音...(譬喻)金刚宝之藏也。大涅槃及众生心地之净菩提心,皆譬以金刚坚固之宝藏。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上,大日经疏一二等。...为“权智”与“实智”之并称。又作权实二慧。权智,谓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又作方便智;实智,谓了知一乘真实之法,又...【我劣慢类】 p0648 集异门论五卷二页云:我劣慢类云何?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是修行,什么不是修行;或者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弟子以前从没有一天念...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儒家书籍。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调零、就是不幸。其实,此念差矣!同是描写老,...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德的一切善书。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其教典使我们见贤...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
果法
【法相辞典】
【果法】 p0810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果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及择灭。
上篇:味差别多种 | 下篇:果能变 |
(术语)对于果能变之语而言。八识种子在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生种子,念念相续之前因后果转变。又,八识种子各生八识...
臛臛婆地狱
劳睡
额
疑结者
观心食法
乐受
一切一心识
镇头迦
金刚宝藏
权实二智
我劣慢类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推荐】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