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位别,称为六无畏。即真言行者于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无畏,安稳苏息之义,此六处为...(术语)传灯录曰: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吾法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禅林用语。速急之意。犹言一瞥、瞥然。瞥,倏忽、疾视、暂见之意;地,为助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五(大四七·...(术语)刬子者锄也,空解之邪禅,譬之铲子之锄物也。...又作疑伪经。假借佛说而伪造之经典,称为伪经;来历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经录中常将二者合称为疑...(动物)又作羯随,迦毗。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四曰:羯毗或言羯随,或云迦毗,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毗声...(书名)揭比丘尼五百戒之本经也。每月比丘尼之布萨日诵之。...为禅林记载有关请假外出、归省者之簿。又作请假簿。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维那条(大四八·一一三二中):“或有他缘,或...(杂语)Rājan,又作曷罗惹。译曰王。梵语杂名曰:王梵名,罗(引)惹。又曰:大王梵名摩贺罗(引)惹。守护国界经...亦名:不嘱同利入聚戒释名 子题:同利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云 同利 ,即同受请者。凡受他请,有缘入聚,须白同请...(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山,每年香火不断,游人也络绎不绝。为什么普贤有这样大的名气...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这回事吗? 正如法师答: 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了智慧的眼。 坚持忍辱,慢慢的你就会看到灿烂的结果...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无不清净。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见圆觉佛,闻普门法,神力...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了解这道理的人,就不会随便放纵自己动坏念头,或负面、黑暗的...
1.生平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
事边际所缘
【法相辞典】
【事边际所缘】 p0801 集论七卷三页云:事边际所缘者:谓一切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如所有性者:谓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
上篇:事得 | 下篇:事边际所缘作意 |
华严宗第四祖澄观,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为清凉国师。...
六无畏
上乘禅
瞥地
刬子禅
伪疑经
羯毗
比丘尼戒本
假簿
罗惹
食前后至他家戒释名
百四十不共法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