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宋代僧。生卒年、籍贯、传记等皆不详。号笑庵。住于毗陵华严寺。与道亭、师会、希迪合称华严四大家。从宗宇受学华严...【寻伺差别】 p1178 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论曰:寻伺别者:谓心麁细。心之麁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云何此二、一心...【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p0766 瑜伽七十三卷三页云:问: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现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说...(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Taixu 中国僧人。俗姓吕,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光绪三十年(1904)于苏州...【种姓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p1262 瑜伽三十五卷七页云:何等名为种姓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谓放逸者、由先串习...(名数)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皆破佛法,谓为三武之难。护法论曰:上世有三武之君。...即执着非有想非无想,并认为死后亦尔之见解。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属于计执后际(未来)而生起常见之一类...禅宗之传说。谓释迦牟尼佛于三处传心于大迦叶:一于灵山之拈花微笑,二于多子塔分半座,三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 ...【苦谛有二种】 p0847 显扬二卷一页云:苦谛者:此有二种。一、世俗谛所摄,二、胜义谛所摄。世俗谛所摄者:如...【闻等三慧差别】 p1264 瑜伽七十七卷十一页云: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印度的琉璃王率领着一百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唱着胜利的凯歌,准备回国。将士们的盔甲擦得雪亮,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是护法,保护这个道...问: 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反而能发达。有一些人老实做人,反而不能发福, 方海权答: 目前做坏事,不能代表...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听...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试把他们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
往恶趣行
【法相辞典】
【往恶趣行】 p0801 瑜伽九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往恶趣行?谓诸外道,所有一切萨迦耶见以为根本诸恶见趣,并彼所缘,并彼所依,以为依止;发生种种恶欲,及害,若杀生等,所有无量恶不善法。如经广说。乃至所有诸非法行,不平等行,以为最后。能往险恶处,能往那落迦,能往诸恶趣,差别生起。若往于彼;名生恶趣,领受彼因所感非爱诸果异熟。如是名为往恶趣行。
上篇:往善趣障 | 下篇:事得 |
(仪式)入龛三日后,移龛于法堂读经,是为移龛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观复
寻伺差别
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粗言
太虚(1889~1947)
种姓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三武
非有想非无想论
三处传心
苦谛有二种
闻等三慧差别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真正的敌人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义
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反而能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