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恚寻】 p0938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恚寻?谓瞋恚相应诸心、寻求,遍寻求,乃至思惟分别;总名恚寻。 ...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车钵罗婆】 翻忍得脱。...(732~824)唐代僧。颖川人,俗姓陈(一说杨)。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据潮州府志载,大历年中,与药山惟俨并师...(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漏自性】 p1284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漏自性者:谓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自性。...入众即与众共同起居之意,又作交众。学人初入丛林须知之五事,称为入众五法。即:(一)下意,自己要低声下气。(二)慈...【湿生】 四生之一。如蚊虫、蠓蚋,依湿气而生者。...禅林用语。比喻佛祖之宗风或佛性。同类语汇尚有那一句、那一曲。佛祖所举扬之言语,称为那一句。那一曲,即以和谐悦...云何掉举恶作盖?谓心不寂静掉举等掉举心掉举性。总名掉举。染污心品所有心变心懊心悔我恶作恶作性。总名恶作。如是...百法者,总列一切法之名而已,细分别之,其义甚多甚深。...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要行放生业,是以慈悲心故,行放生业。行放生业有一个理论依据...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由此我们苦闷,生气,愤怒,怨恨,有时甚至会对人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 出家人修寺院,目的是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搞好自身修持...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佛,在那个地方静坐持咒,然后你都没...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为鬼道众生长时间缺乏饮食的滋养,所以内心当中多诸怯...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
所缚着
【法相辞典】
【所缚着】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缚著者:是贪瞋痴所居处故。
上篇:所贪着 | 下篇:所希求 |
【先所生起诸行灭】 p0634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先所生起诸行灭者:谓于先世能感后有诸业烦恼之所造作,及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