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依圆教所谈,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与空、假、中等三谛之义理、德用虽各相异,然圆融相即,不离一味。一即三,故为...(术语)三界中佛独尊贵也。长阿含经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1185~1231)宋代北边金国之佛教学者。弘州襄阴(河北阳原)人。名纯甫,字之纯,以号行世。举经义进士,官尚书右...法华经为诸佛出世本怀之经,故于说时必先现六种的祥瑞,作为开经之由序缘起,叫做法华六瑞序。 一、说法瑞,先...(术语)塔婆为表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之三昧耶形,故曰法界塔婆。...禅宗公案名。井,指井户;驴,即辘轳,或谓驴马。曹山录载(大四七·五二七下):“师又问:‘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1495)冲绳(琉球)临济宗之祖。日本京都人。字芥隐。容貌奇异,虎视牛行,为南禅寺之塔头悟心庵始祖椿庭海寿...(术语)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无常苦空无我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二偈,如其次第,说无常苦空无我...为青莲花香长者所住之国。该长者系善财童子所参访五十三善知识之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大三五·四六八下):“甘...(术语)又云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之一。于一切生死法中离愿求造作念之禅定也。...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像经教,必慑然加敬。 既然知道前面这些...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你说你怎么能够往生?我们其实不必问别人,我们可...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老成 就是指阅历丰富,对世间人情非常练达,道心很坚固...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不能讲话...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因为修其他宗,往往...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
邪行所作瑜伽坏
【法相辞典】
【邪行所作瑜伽坏】 p0673 瑜伽二十八卷七页云:邪行所作瑜伽坏者:谓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虽多用功;无所成办。不能成办一切瑜伽;亦非善法。又如有一、多诸烦恼,性多尘秽;而识聪锐,觉慧猛利,成俱生觉;善摄所闻,于闻究竟;或少或多,或住空闲。有在家者及出家者,为性质直,来至其所;因为说法,令心欢喜。又行矫诈,妄现种种身语相应调善所作。由是因缘,招集利养恭敬称颂大福德想;及得种种衣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为诸国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谓之是阿罗汉。或于随彼回转弟子,若诸出家,若在家众,恋着亲爱,随顺而转。为多招引。复生是念:此诸出家在家弟子,信顺于我,咸共谓我是阿罗汉。彼若依于瑜伽作意止观等处,来请问我;我得彼问,或不能对。彼因是事,当于我所、舍信向心;不复谓我是阿罗汉。由斯退失利养恭敬。我于今者、应自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彼由是事增上力故;躭着利养恭敬名誉,独处空闲,自谛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然此瑜伽、不顺契经,不现戒律,违逆法性。若诸苾刍,善持三藏;彼于其所,覆自瑜伽,不欲开示。若诸在家出家弟子;于此瑜伽,私窃教示;不令彰显。所以者何?恐有善持三藏教者,闻彼如是瑜伽处已;以经检验,不顺契经,以律显照,不现戒律,以法观察,违逆法性;由是因缘,便不信受。以不信言,诘难于我;诤竞举发。由是国王大臣居士,乃至饶财长者商主,不复恭敬尊重于我;更不获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彼由贪着利养恭敬增上力故;于非法中,起于法想;起覆藏想。起恶欲乐;显发开示非法为法。诸有忍许彼所见者,亦于非法,起是法相。愚昧顽钝,于非法中起法想故;虽如其教,精进修行;当知一切皆是邪行。如是名为邪行所作瑜伽失坏。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
上篇:邪解脱欲无明漏 | 下篇:邪见邪智杂不杂相 |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佛欲说修行地位,先说三等渐次之法以为根本,即:(一)除助因,即祛除众生助恶之因,如葱、...
五下分结经
非三非一
独尊
李屏山
法华六瑞
法界塔婆
如井觑驴
承琥
四无常偈
甘露味国
无作解脱门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为妇换鼻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