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皈戒有二称: 一、翻邪三皈 翻从来之邪信,初入佛道受三皈,曰翻邪三皈。 二、重受三皈 其受五戒八戒等...【所缘无上】 p0740 辩中边论下卷十五页云:如是已说正行无上;所缘无上,其相云何?颂曰:所缘谓安、界、所能...(术语)心法相续,竖分析之,至其极处谓之一念,念之过去者为前念,后来者为后念。礼赞曰: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有动安住心】 p0550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有动安住心,谓于下三静虑。...【九果】 p008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六页云:西方诸师,说果有九种。谓于前五,更加四种。一、安立果。二、加行...(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住学胜利】 p0661 分析此文,如瑜伽八十二卷七页至十六页广说。又云:复次于释难中,问:住学胜利者:义何谓...(术语)真如之妙用照十方曰照。真如之妙体离诸过曰寂。妙用之当相为寂体曰照寂。寂体之当处为妙用曰寂照。...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即一日一食。系伊迦僧泥(梵 aikāsanika,巴 ekāsanika 之音译)之误传。[正法眼藏行持上](...【小烦恼地法】 p0235 俱舍论四卷七页云:小烦恼法地,名小烦恼地。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谓法、...(术语)十地所行之十种波罗蜜也。...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障! 我从一到鼓山,我那年才16岁。将近8-9个月,我想入学,(...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十分钟里,我会想到此生的业报,会想到自己内心的罪恶,...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确实,在寺院现在作班首、执事很不容易。一般出了家嘛,都想...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它就随...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行就是修行。下面,就是逐件事情来加以劝勉这些善事。行时时之...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外求...
成染成净
【法相辞典】
【成染成净】 p0665 显扬十六卷十三页云:复次于何未断而成杂染?于何断灭得成清净?颂曰:于依他执初,熏习成杂染。无执、圆成实;熏习成清净。杂染有漏性。清净则无漏。此当知转依,不思议二种。论曰:于依他起自性,执着初自性故;起于熏习,则成杂染。当知圆成实自性、无执着故;起于熏习,则成清净。杂染、即是有漏性。清净、即是无漏性。此无漏性、当知即是转依相。
上篇:成满修 | 下篇:成就尸罗 |
(印相)侧合两拳各坚其头指,着其头作三角形也。...
三皈之二种
所缘无上
前念
有动安住心
九果
死贼
住学胜利
照寂
僧迦僧泥
小烦恼地法
地波罗蜜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开智慧的妙法--梦参长老的亲身经历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