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盛装舍利之器皿。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舍利,梵语 ?arīra,巴利语 sarīra;瓶,梵语 kumbha,巴利语同。多...【我见】 p0647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譬喻)言五欲恼人如针之刺也。无量寿经下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心为等无间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等无间法云何?谓心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无想定...Daoshi 佛教史籍。亦名《岛王统史》、《洲史》。斯里兰卡现存最早的巴利文佛教编年史。约成书于4世纪,著者不详...(一)又称威神光。谓佛之光明灵妙不可思议。光明象征智慧,佛智离一切分别虚妄之相,为不可思议;从而其光明亦离形相...【四行能证明及解脱】 p0464 瑜伽十四卷十页云:又由四行,当知能证明及解脱。由念、眼、慧,能证于明。又由身故;...梵语 sīmā-bandha,或 bandhaya-sīman(音译畔陀也死曼)。依作法而区划一定之地域。(一)乃依“白二羯磨”之法,...(名数)十宗者,律宗(南山宗),俱舍宗(有宗),成实宗,三论宗(性空宗),天台宗(法华宗),贤首宗(华严宗)...【地狱】 梵语 naraka 或 niraya, 音译作捺落迦、那落迦、泥梨耶等,又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系五趣之...(名数)起信论所说。分别根本无明之相状者。对于枝末无明之六粗而谓为三细:一、无明业相,业者动作之义,不达于一...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见到城门边有一个大深坑。当时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弃置此坑...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着种种的我慢。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 这个意思啊,...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他将菩提心的表现、相貌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以八种相,...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一切利人的事叫善,一切利己的事叫恶。』一个做过一点好事善...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到这么多名号,而且是在末法最严...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
见杂染
【法相辞典】
【见杂染】 p0638 瑜伽八十八卷六页云:见杂染者:谓于诸行,计我我所,邪执而转,萨迦耶见。由此见故;或执诸行,以为实我;或执诸行,为实我所。
上篇:见道 | 下篇:见随眠 |
【苦义】 p0840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由二种相,显示苦义。谓非有执习气粗重义,及三受所随生等八种苦相转义...
舍利容器
我见
欲剌
心为等无间法
岛史(Diqavamsa)
神光
四行能证明及解脱
结界
十宗
地狱
三细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善护口业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