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器世间,农作行船世俗事业,不甚滋息,殊少便宜,多不谐偶,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妄语增上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子题:自煮姜汤结犯、时药定具四罪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四药者:(一、时药)若是时药,定有宿、煮。以资用强,...指护持寺院之檀越。檀越乃梵语 dāna-pati 之音译,即一般通称之施主。(参阅“施主”3828) p2419...指诸法之自性为空。又作法无我(梵 dharma-nairātmya)。为二空之一,三空之一。法空可从一切法无我与因缘生等二义...比喻寿命之无常犹如朝露。鹿母经偈(大三·四五六上):“无常难得久,(中略)命如露着草。” p6883...“所遍计”之对称。第六识、第七识普遍计度诸法而妄执有实我、实法,故称能遍计。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之自性系由...(一)意即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道宣之净心戒观法卷下(大四五·八二六下):“薄地凡夫臭身隔陋,果报卑劣...指禅林中收受书信之法。据禅苑清规卷六受书载,受书之法有三:(一)对尊宿之书信,须先薰香迎请,再遥向该尊宿居住之...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摄论宗。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简称《摄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摄论师。 《摄大乘论》...(术语)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刚部之诸众,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分,叫缘起门。为什么要说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让我们知道有阿...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言。妄语是十恶之一,是指...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是生在天道,但是跟我们这里,同样具有...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往往因为烦恼业障较重、妄想较多,总觉得自己修持还不够精进,...
妄语增上果
【法相辞典】
【妄语增上果】 p0630
上篇:妄计最胜论 | 下篇:妄语有三种 |
【五种乐乐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其乐乐者,亦有五种。一、爱乐事业兴盛乐。二、爱乐事业兴盛不乖离乐。...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四药对四过明通塞
寺檀
法空
露命
能遍计
薄地
受书
四相
摄论学派
执金刚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四念处观

十善业道之口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