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慧眼,于诸外道,说名有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信三宝者: 一、信佛 信佛为大导师,堪作依止,不信其余邪师。 二、信法 信法可依之修行,不信其余邪法。...外道之七种断灭论说。又称七断见论、七事断灭宗。外道十六宗之一,六十二见中属第七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大四三...又作回物。指信徒所布施之物。永平清规卷上典座教训(大八二·三二一上):“施主入院舍财设斋,亦当诸知事一等商量...西晋思想家。河内(河南)怀人。字子期。生卒年不详。官至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之学,曾注解“庄子”一...(界名)龙女成佛之净土名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自恣,得在未受具戒人前作不?’答:‘律中,令至不见不闻处,作羯磨自恣。若不肯避去...亦名:不立大小便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被系,或脚踝有垢腻,若污泥者。”(含注戒本卷下·...(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因之十四过之第五。六不定之一。即因用于宗同品并宗异品,有全分关系之法之过失也。因明...(天名)金刚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以香奉于本尊之天女名。手持柄香炉。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三。...亦名:心念安居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者律中,无所依人可白,佛令心念,当具仪,至灵庙前,发愿乞安隐修道...亦名: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犯缘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论犯五缘:一、是俗人舍,二、非亲尼,三、无缘,四、自手取...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豪富贵族长者,家中七宝盈溢。长者妻子产下一位男孩,相貌端正...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妄想很多,经常思维其中的法义,在日常生活及念佛中也不断冒出...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的基石。 道德内蕴二重价值结构,道乃终极价值系统,无形无相...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清净。发菩提心,发清净心,完了之后,趋向菩提。你同时要对治...
有翳
【法相辞典】
【有翳】 p0536
上篇:有垢 | 下篇:有刺 |
(术语)心之行相。即见分也。又为肉团心。即心脏之相貌。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
信所依止之三宝
七断灭论
回物
向秀
南方无垢世界
自恣不得在未具戒人前说
立大小便戒开缘
共不定
意生金刚女
安居心念法
村中取非亲尼食戒犯缘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跳脱爱欲轮回苦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