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同分死者:谓如过去、不调不伏、曾舍身命;于现在世、亦复如是、而舍身命。当知如此名同分死,名相似死,名随顺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无为法离生灭之相,故为无尽,又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故为无尽。无为法之无尽,权教所谈,有为法之无尽...为“法空”之对称。观假名之众生,并无实在之人、我。又作人空、我空。据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载,破裂败坏众生是为...指语密与梵轮。语密(梵 vāg-guhya),为如来三密之一,又作口密。依大智度论卷十载,佛说法时,或一里,或十里,...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盒、香合、香函、香箱。通常为木制加漆,亦有陶制与金属制。形状以平圆为常见,有大香筥、小香筥...【七种分别二边】 p0062 辩中边论下卷十四页云:复有七种分别二边。何等为七?谓分别有,分别非有,各为一边。...(物名)覆佛像之布帛也。准提仪轨曰:将像于静室秘密供养,以帛覆像。念诵时去覆帛,瞻礼供养。念诵毕欲以帛覆,慎...(杂语)老婆烧庵则中之字也。恁么为俗语指辞:正如此时也。...意指真实之我。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而谓涅槃之我德为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乃真实之我故。此外,法藏将“我”分...【出世】 p0481 杂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1、梵语阿毗达磨,华译为对法。对是对观、对向之义,法是四谛、涅槃之法,那是以无漏的智慧去对观四谛的道理和对向...(术语)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九。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楞严咒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一是事件本身产生的痛苦,二是因无法接受现实带来的痛苦。为...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生净土,转世后,或者成为大文豪...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do)(噵,音到,言也...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我们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时候,都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但事实上在真...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相的裴休。 裴相国镇宛陵,建大禅苑,请黄檗说法。由于黄檗酷...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产很快就花用殆尽。坐吃山空的...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二是被摩登伽女摄在淫席,就由于这个戏剧性的开场,才拉开了整...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
同分死
【法相辞典】
【同分死】 p0612
上篇:同分色 | 下篇:同所了名 |
【摩诃三摩曷罗阇】 此云大平等王,劫初民主。...
无尽
假名空
语梵
香筥
七种分别二边
覆帛
正当恁么时
真我
出世
对法
恒顺众生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让心灵创造幸福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禅不在文字上

抑心不违教法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