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八卷三页云:有增上慢出离安住心,谓于世间静虑无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地名)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指名字、名目与言句、言说。大乘密严经卷下(大一六·七三九中):“瓶、衣、车乘等,名言所分别,色相虽可说,体性...日本佛教用语。为“智具三心”之对称。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原出自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中之上上品,谓...【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萨,能增长一切善根,永离颠倒不著诸行,一切善根,...(杂语)剃头被袈裟之形。...(术语)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术语)殊妙之结果,即菩提涅槃之二也,是为妙因之结果。金刚经新注曰:既行胜因必定妙果。...【数往】 p1334 瑜伽十卷九页云:于缘起中,云何数往义?谓生已不住义。...为表示阿弥陀佛前来迎接念佛行者之印相。据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之说,由于行者机类之不同,故往生极乐净土亦有九...华严经疏中以大海十相,来形容十地菩萨的修行,即:次第渐深、不受死尸、余水入失本名、普同一味、无量珍宝、无能至...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很多了。 比如佛升忉利天的时候,有毒龙障碍,大目犍连就降服...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县柏林禅寺。唐朝末年,有一位大禅师在我们寺院住,通常人们称...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永远不敌法王城。 2.大家学了佛就只有佛法的正见、只有佛陀的...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遗教经》里边儿说的;《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了一个不变随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人奉行十善法,将来命终得生天上;若造作十恶法,便会...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第一章 译名辨异 梵名乞叉底檗沙,此云地藏。而诸经译传,亦有增文,列举如下: 地藏菩萨,此为...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能否觉无情,如果不能,怎么会有情及无情同圆种智? 中台禅...
有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法相辞典】
【有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p0560
上篇:有乐有苦有不苦不乐 | 下篇:有执无执杂染清净记 |
【身】 p0674 瑜伽一卷八页云:身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诸根所随...
娑罗林
名言
行具三心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僧形
头陀行
妙果
数往
来迎印
大海十相
释门章服仪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知识不等于证悟
佛法的57条正见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