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生得无记?谓诸不善有漏善法异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巴利语 sūkara-maddava。又称檀耳、檀茸、檀树耳。为生于旃檀树之木身。昔时印度一般视为世所稀有之珍贵食物。据长...(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加行无分别智】 p0526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此中加行无分别智,谓诸菩萨,初从他闻无分别理;次虽未能自见此理;...(562~645)唐代净土宗僧。为我国净土宗第二祖。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一说并州晋阳人,俗姓卫。又称西河禅师。...【曷部多】 西域记云:唐言奇特。...(术语)忍辱仙人也。佛,往昔为仙人行忍辱时,为歌利王支分身体。...(经名)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禅林用语。形容佛法之大道超越时间、空间,常独立而显露。古今,即表示时间;无方,即泯绝方所、位置等,表示空间。...【定有法三种】 p0808 成唯识论二卷三页云:且定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凡七十五卷。日本临济宗卍元师蛮著于元禄十五年(1702)。系仿照我国梁、唐、宋三朝高僧传而作。内容收录自上古钦明...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么这个净土的特别法门也就跟通途的法门没有两样了。我们生在这...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这种情...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2、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
生得无记
【法相辞典】
【生得无记】 p0476
上篇:生得不善 | 下篇:生分无常 |
【阿离野】 此翻圣者,亦云出苦者。孔氏传云: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孔子对鲁哀公云:所谓圣人者,智通大道,应...
旃檀耳
八万四千塔
加行无分别智
道绰
曷部多
忍仙
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
古今独露隐显无方
定有法三种
梵王
本朝高僧传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好了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