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七卷七页云:化为身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似。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复能化作相似境界。谓饮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宝等,所有色香味触所摄外资生具,若彼相似,若异于彼;随其所欲,一切能化。又所化身,与己同类非一众多种种差别,或作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鬼、那洛迦、色像,或作声闻、独觉、菩萨、如来、色像。若所化身,与菩萨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自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又所化身,与他同类,亦有多种。若作天身,与彼天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他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如作天身,乃至佛身,当知亦尔。云何此中化作多身?谓佛菩萨、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时化作种种形类;能为无量无数有情作利益事。如是所化种种形类,于中或有诸佛菩萨,虽灭度后;由住持力而故随转。或有暂时作利益已;化事便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佛名)此佛光明,在天如日月,在地如灯,故名。过去世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同名相继出世而说法华经。见法华经序品。...华严经所说十种智之一,即证入法界无碍理的智慧。...【烦恼随眠有二十种】 p1195 显扬十九卷二页云:烦恼随眠有二十种者:一、不定地随眠,二、定地随眠,三、随自境随...亦名:知事人 行宗记·九十单提法:“摩摩帝,梵语,即知事人。”(戒疏记卷一三·六○·九)...又名八不正观,或八不中观,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二门之一。为“智慧门”之对称。指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若入于福德门,则一切罪业皆能除,...(罗汉)Cūḍapanthaka,十六罗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指世界、众生与业界之因果,次第迁流、相续不绝。即:(一)世界相续,众生有业,引起尘劳烦恼,招感风、金、水轮等互...【尼罗】 此云青色,东方甲乙,岁星属木。...亦名:遥掷口中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请僧,手自斟酌,六群揣饭遥掷口中。居士讥言,不惭无...行事钞·头陀行仪篇:“论云,乐不处覆地,有十利。所谓无有房舍、卧具、所爱、受用疲苦;及随四依法,易得无过,复...(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唯识学上说: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毛病,就连出家人也一样。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随喜...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法。 那么佛陀是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统...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讳的首先是精神涣散。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尊贵殊胜的毗婆尸佛示现涅槃,像法流布之时,宿具善根福德之人,虽不见佛,仍得皈敬三宝、勉力修行。日月德长者就是...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我们的神识借助着父母的缘来投胎;然后死亡的时候,我们这个神识离开四大假合的躯体;又受着业...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就跑远了。求身体好一点,身体真的健康一些了,就忘了菩萨三宝...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谈到的就是在整个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这是...
化为身
【法相辞典】
【化为身】 p0386
上篇:化生 | 下篇:化为境 |
摄释门者,谓若于是处宣说诸经缘起,所以句义次第意趣释难。...
日月灯明佛
法界无碍智
烦恼随眠有二十种
摩摩帝
八不中道
福德门
注荼半托迦
三相续
尼罗
揣饭掷口中戒缘起
树下坐十利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五百释子不见佛缘

念佛是要为你的死后做准备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