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一卷十一页云:水亦二种。一、内,二、外。内、谓各别身内眼等五根及彼居处之所依止湿润所摄有执受性。复有增上积集。所谓洟泪涎汗膏髓痰等诸不净物。是内水体,润泽聚集受用为业。外、谓各别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湿润所摄非执受性。复有增上积集。所谓泉源溪沼巨壑洪流等。火等灾起,彼寻消竭。是外水体。依持受用为业,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书名)尝见行脚禅和。佩带小折经目。奉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杂名)不系属于一人合葬多人之坟墓也。又谓无亲戚故旧之缘者之坟墓。...【修定为得智见】 p0903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印相)(五钴印)。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钴,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钴,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钴,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指凡夫之性。又称凡夫性、异生性。为法相宗二十四不相应之一。即身具见惑而未证谛理之性。(参阅“异生性”5151) ...诸佛菩萨在因地时所建立的根本誓约。...(一)梵语 nihsvabhāvatva, nihsvabhāva, asvabhā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谓元初之祖。即开宗立派之祖师。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论(大五二·二上):“佛乃道德之元祖。”又宗镜录序(大四八·...【四因烦恼已断】 p0458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复有四因,烦恼已断。一、依无余灭故。二、依无余转故。三、对治无余修...【出离】 p0481 瑜伽十一卷十四页云: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名为出离...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维摩诘所说经...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它就随...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来的,你知道吗?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本》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智慧、一个条件是要有慈悲的心、另外一个条件是要...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
一个女人的福报走向,从服装就可以看出来。夏天到了,尤其是女性,穿的少,这其实是破财之相。在易经中,女人是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 ...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水
【法相辞典】
【水】 p0382
上篇:王无恩妙行纵有非时 | 下篇:水界 |
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
大藏总经目录
无缘塔
修定为得智见
外五钴印
凡性
本誓
无性
后身
元祖
四因烦恼已断
出离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虱子是什么做的

从衣服看女人福报的走向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