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七卷十七页云:胜解行住,未能超越五种怖畏。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趣畏,处众怯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婆药者,云阿吒迦阿罗婆,此云金光汁药。阿吒迦,云金光明Hātaka,阿罗婆,云汁...【七种通达】 p0057 瑜伽六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略有七种通达。一、字通达,二、字义通达,三、能取通达,四、...(界名)同堪忍世界。即娑婆世界也。...(杂语)粪色也。即谓粪秽。云门广录上曰:若是一般虚掠汉,食人脓唾,记得一堆一担搕圾,到处驰骋,驴唇马嘴,夸我...(一)释尊说无量寿经,入大寂定,现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导师行,(四)住最胜道,(五...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位在左方第二重。院内安置除盖障、破恶趣、施无畏、除疑怪、不思议慧、悲愍慧、慈...(术语)虚妄不实之言说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劣慧妄说闇,覆蔽牟尼言。...【观察】 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载︰‘心缘其...巴利名 Vibhavga-ppakarana。略称毗崩伽(分别)。系由多方面分别解说一切法之作。为锡兰分别上座部七论之一,一般...(术语)律称淫盗杀妄四者为波罗夷罪,译为断头罪。比丘犯此罪者,绝比丘之资格,犹如断人之头首不可再生也。行事钞...亦名:使非亲织戒制意、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三,使非亲织戒。然三衣已具,...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就是因为深知靠通途佛法只是一部分众生能够解决生死问题,...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劝君早发西...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流行,并伴随特权阶层的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最终融入到中华文...
五怖畏
【法相辞典】
【五怖畏】 p0258
上篇:五学处 | 下篇:五部结 |
藏语之音译,意为天降节。为西藏佛教节日。传说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乃释尊在三十三天为生母说法后返回人间之期,...
阿罗婆
七种通达
堪忍之境
搕圾
五德
除盖障院
妄说
观察
分别论
断头罪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制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肇论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即六字真经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