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一页云:大菩提多种者:谓五种大菩提。一、自性。二、功用。三、方便。四、转。五、灭。自性者:谓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得转依;此有四种,应知。一、生起依止。二、不生依止。三、善观察所知果。四、法界净相。生起依止者:谓佛相续出世间道,依此转依,方得生起;非不生起。若离此转依,亦生起者;未转依前,应已生起。不生依止者:谓一切烦恼及彼习气,依此转依,不复生起。若不尔者;未转依前,众缘和合一切烦恼及彼习气,永更不生,已应可得。善观察所知果者:谓此转依,是善通达所知实际所知真如果,若不尔者;诸佛自体,应更了知,应更断灭。法界净相者:谓此转依,无众相故;极善清净法界所显。若不尔者;应是无常,可思议法。然此转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议无二所显。此不可思议性,复有五种应知。一、自性。二、处所。三、住。四、一性异性。五、成立所作。自性者:此转依性,即色离色,不可思议。如是即受想行识,离受想行识,不可思议。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若即若离,不可思议。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等,若即若离,不可思议。若有若无等,不可思议。处所者:此转依性,若在欲界,若离欲界,不可思议。若在色无色界,若离色无色界,不可思议。人间天上,若在若离,不可思议。十方世界,若在若离,不可思议。住者:谓此转依,住如是如是状貌安乐住,不可思议。住如是如是状貌奢摩他住,不可思议。住有心住,不可思议。住无心住,不可思议。住如是如是状貌圣住,不可思议。住如是如是状貌天住梵住,不可思议。一性异性者:一切诸佛,同处一无漏界中,一性异性,不可思议。成立所作者:谓诸佛如来,其性平等,智能势力威德平等,住无漏界,依止转依,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成立如是如是利有情事,不可思议。此复二因缘故不可思议,应知。一、以离言说义,过言语道故;不可思议。二、以出世间义,世无比故;不可思议。功用者:略而言之,十种自在,名为功用。何者为十?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众具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愿自在。七、胜解自在。八、神变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方便者:略而言之,四种变化,名为方便。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现诸菩萨所行行变化。二、已成熟者,令解脱故;于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赡部洲,同时显现如来变化。三、方便摄受声闻变化。四、为彼所调伏有情,显现一切独觉变化。佛薄伽梵,于此四种变化法中,十方世界,无碍作用,应知。转者:有二种,应知。一、暂时转。二、究竟转。暂时转者:谓乃至有情未成熟未解脱,诸佛如来,化转不息。究竟转者:如无尽不可思议,诸佛威德明转。为诸有情,作利益事,流转不息故。灭者:有二种,应知。一、暂时灭。二、究竟灭。暂时灭者:于已成熟已解脱有情,诸佛如来,暂时示现入般涅槃。非是究竟。究竟灭者:谓一切烦恼、及彼习气、及所依苦、究竟永尽;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日本唯识宗之用语。“别体真理”之对称。相对于有为之诸法而说无为之真如,称为别体真理;有为缘生之道理即真如,非...巴利语 camma-khandaka 。为二十犍度之第五。即规定有关革屣、卧具、床,及其他革制用具之使用与可否蓄积之法。系就...(术语)依众生之机而感见佛也。宗镜录二十一曰:他受用及变化二土,正证于前。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两俱不成】 p0832 因明入正理论云: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如疏六卷一页释。 二解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心住何处即住?答:住无住处即住。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五浊和十恶。五浊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十恶是杀、盗、淫、妄、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环境不如意时心中所生起的苦恼感受;乐受是环境顺意时心中所生起的快乐感受;不苦不...(界名)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于五欲皆知足也。...亦名:摩触戒犯缘 子题:有染心、染心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摩触戒。六缘成犯:一、是人男子。二、作人男子想。三...五种谷物。又称五种谷子。指大麦(梵 yava)、小麦(梵 godhūma)、稻谷(梵 ?āli)、小豆(梵 masūra)、胡麻(...剃发出家时所唱诵之梵呗。又称毁形呗。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剃发部载有(大五三·四四八中)“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大佛顶首楞严咒...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并且修行就是要修得与法相应,修得有效果,这最要紧。个人过去...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摄? 答:诚如所说,教指宏深。但...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陀说:世尊!跟随着提婆达多修行,生生世世都被悲愁、苦恼所缠...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吊,相依为命,走过艰辛坎坷的日子。儿子长得温文儒雅,才学出...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心,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我们现在是贪嗔痴三毒充盈...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
五种大菩提
【法相辞典】
【五种大菩提】 p0268
上篇:五种平等心 | 下篇:五部五蕴罪 |
【思是业非业道】 p085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二十一页云:问:何故不说思为业道?答:思、卽是业。思所行故,...
道理真理
皮革犍度
机见
两俱不成
住无住处
浊恶
三受
兜率陀
尼摩触戒犯缘
五谷
出家呗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善恶猕猴缘
母亲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