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二卷十二页云:复有十种离欲。谓自性离欲,损害离欲,任持离欲,增上离欲,愚痴离欲,对治离欲,遍知离欲,永断离欲,有上离欲,无上离欲。何等自性离欲?谓于苦受,及顺苦受处法,生厌背性。何等损害离欲?谓习欲者,畅热恼已;生厌背性。何等任持离欲?谓饱食已,于诸美膳,生厌背性。何等增上离欲?谓得胜处已,于下劣处,生厌背性。何等愚痴离欲?谓诸愚夫,于涅槃界,生厌背性。何等对治离欲?谓由世间出世间道,断诸烦恼。何等遍知离欲?谓已得见道者,于三界法,生厌背性。何等永断离欲?谓永断地地诸烦恼已;生厌背性。何等有上离欲,谓世间声闻独觉所有离欲。何等无上离欲。谓佛菩萨所有离欲。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sandhilā。又作扇提罗。意译作石女。即不具女根者。[胜鬘宝窟卷上本] p6863...(地名)释翅搜,此云能也。迦维罗卫,此云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搜者,释种也。迦维罗卫,亦...(杂名)有名声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称。唐僧传(玄奘传)曰:钵伐多国有数名德。...(书名)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义释,皆为善无畏三藏解释本经七卷中前六卷之经文者,其第七卷为说供养本经所说诸之次...(物名)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荼毗之遗骨分葬于各地者,称为分身舍利。又称碎身舍利。为“全身舍利”之对称。如佛陀之舍利分葬于八国,阿难之舍利...(一)据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所载,有:(一)菩萨僧,如文殊、弥勒等菩萨。(二)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三)凡夫僧...【空有诤论】 即大乘佛教空宗与有宗的,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之争。本来,空宗创立于先,无著世亲出...又称云水僧、云众水众、云兄水弟、行脚僧、云衲。指为寻师求道,至各地行脚参学之出家人。以其居无定所,悠然自在,...(杂语)二观本为破二执之一具佛法,故无论何宗,不失此意,然于自他宗对抗之上,有以空门空观为主而立者,有以有门...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铭心哪。唐代有一个子邻法师,由于他出家三年,他的母亲去世了...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够的。就需要他力或法力。所以果卿居士就提议每天读三遍楞严经...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心。从今天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你向外求,你就...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
第一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
十种离欲
【法相辞典】
【十种离欲】 p0109
上篇:十种决定 | 下篇:十种善巧 |
(杂语)自定起而经行时之步行法。即静起座,先於呼吸之间,举左足,进于右足之半,于次之呼吸,举右足,与左足相并...
羼提罗
释翅搜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名德
大日经不思议疏
酒
分身舍利
三种僧
空有诤论
云水
空有二论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戒邪淫方法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