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七卷六页云:一切世间,唯从如上所说诸因诸缘所起;非自在天我胜性等一因所起。此有何因?若一切成许由因者;岂不便舍一切世间由自在等一因生论。又诸世间,非自在等一因所起。次第等故。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生;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执自在随欲故然;谓彼欲令此法今起,此法今灭,此于后时;是则应成非一因起。亦由乐欲差别生故。或差别欲,应一时生。所因自在,无差别故。若欲差别,更待余因,不俱起者;则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为因。或所待因,亦应更待余因差别,方次第生。则所待因,应无边际。若更不待余差别因;此因应无次第生义。则差别欲,非次第生。若许诸因展转差别,无有边际;信无始故;徒执自在为诸法因,不越释门因缘正理。若言自在,欲虽顿生;而诸世间,不俱起者;由随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与后,无差别故。又彼自在,作大功力,生诸世间;得何义利?若为法喜生诸世间;此喜离余方便不发。是则自在,于法喜中,既必待余;应非自在。于喜既尔;余亦应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或若自在生地狱等,无量苦具,逼害有情;为见如斯发生自喜。咄哉何用此自在为。依彼颂言:诚为善说。由险利能烧,可畏恒逼害,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又若信受一切世间,唯自在天一因所起;则为非拨现见世间所余因缘,人功等事。若言自在待余因缘,助发功能,方成因者;但是朋敬自在天言。离所余因缘,不见别用故。或彼自在,要余因缘,助方能生,应非自在。若执初起,自在为因;余后续生,待余因者;则初所起,不待余因,应无始成。犹如自在。我胜性等,随其所应,如自在天,应广征遣。故无有法,唯一因生。奇哉世间,不修胜慧;如愚禽兽,良足可悲。彼彼生中,别别造业,自受异熟及士用果,而妄计有自在等因。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生得善而言。与所谓方便善及修得善同义。即加行方便所得之善心也。俱舍论七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声闻相应作意修】 p1394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一、声闻相应作意修。谓如有一,是声闻,住声闻法性;或未入正性离生...(1603~1668)明代临济宗僧。四川营山人,俗姓罗。字铁壁。八岁即随母持斋,并叩问同乡大蓬山元白道者。天启二年(...(杂语)人民信奉何教。悉听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强制之也。...亦名:亡人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亡僧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亡五众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 子题:保任处、质物处、执券书...【五圣智三摩地】 p0282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五圣智三摩地?谓我此三摩地、是圣,无染无执。广说如经。此...谓生死之世界,自无始以来,至未来永劫,由于惑业苦之轮回而无停止之时。或表示法性不变而泯绝对待之关系。关于“无...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无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无恚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云何想受灭解脱?谓依止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超过诸余寂静解脱,住于似真解脱具足住中心心法灭,为解脱想受灭障。此显...(术语)往生极乐者,有九品之差别。其上品上生之人,生即坐于七宝之开莲华,得闻妙法。上品中生已下者经一宿,乃至...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的。所以在古代,我们以前的寺院规矩就是这样,好好地到寺院来...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戒三皈这五种。 刚开始受三皈依叫做翻邪三皈。皈依三宝是走进...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
一因生起诸法道理不成
【法相辞典】
【一因生起诸法道理不成】 p0018
上篇: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 下篇: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 |
寺,本为官衙之意。鸿胪寺为汉朝接应外国宾客之官衙。鸿胪寺之长官,秦代称典客,汉代称鸿胪卿,掌理接待外宾及凶丧...
加行善
声闻相应作意修
慧机
信教自由
亡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
五圣智三摩地
无始无终
渴仰
无瞋
想受灭解脱
含华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憨山大师《观心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