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堂塔)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释...【三世法】 p0174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十页云:问:过去法云何?答: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各一分。问:未来法云何?答:...(人名)比丘名。那为那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于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梵语 saj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又作双林常住教。五时教之一。南朝刘宋之慧观、萧齐之刘虬分判佛陀一生之教化为渐、顿二教,于渐教中依五时次序而立...(一)指天神之子。守护佛法之诸天,常以童子形出现于人界,以服侍人类,称为天童。 (二)即天童寺。位于浙江鄞县。(...系变化食物为诸天及饿鬼肴膳之咒语。又作变食咒、变食陀罗尼。即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所记载(大二一·四六五上)“...众生修行佛道,遇重重障碍而不得开悟,若能摧此重障山,则见佛无碍。修行佛道之重障,要约有三种:(一)惑障,又作烦...【四沙门果】 p0441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修果?谓四沙门果。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最上...【舍利子闻马胜说法证果处】 p0799 西域记九卷七页云:醉象东北,有窣堵波,是舍利子闻阿湿婆恃苾刍(唐言马胜...禅林中,沙弥得度受戒后,至戒师所之拜谢礼,称为谢戒。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四八·一一三八中):“俟他时登坛受戒...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净慧长老在佛界可谓德高望重。他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4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其经历让人称奇。作为新中...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落,而在在种堕落之因。有人于此,父母无故而詈之曰,尔乃犬...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许多政要文人想逃离战区,最快的方式就是坐飞机。当时飞机数量...《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时,恐怕就空不了。 这时,你不要想说该不该...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提起精神,勇猛精进,期得一心不乱。一七未成,再继二七。本堂...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第一是看中医,把身体调过来;第二念佛、持咒有时可以改变。...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俗家姓叶,浙江宁海人,母亲王氏,乞观音而生,从小就随母持...
庵罗园
【翻译名义集】
【庵罗园】阐义云:庵罗是果树之名,其果似桃,或云似柰。此树开华,华生一女,国人叹异,以园封之。园既属女,女人守护,故言庵罗树园。宿善冥熏,见佛欢喜,以园奉佛,佛即受之,而为所住。
上篇:僧伽蓝 | 下篇:林微尼 |
宋代云门宗僧。滁州(安徽滁县)清流人,俗姓蒋。生卒年不详。初入江宁府(江苏南京)保宁禅院承泰门下,出家并受具...
三门
三世法
那先
禁戒
常住教
天童
变食真言
重障
四沙门果
舍利子闻马胜说法证果处
谢戒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专访净慧长老:信仰就是生活本身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