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梵语 nānādhimukti-jāna-bala。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如来十力之一。即如来如实了知众生种种欲乐...禅家所用之冠。长一尺余,呈半圆筒形,前额部位附有水字之襞褶,故称水冠。又因其形似蝉,俗称蝉帽子,通常以黑布制...(术语)三种般若之一。观照实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体也(般若译曰智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杂语)谓戒律也。...秣剌耶,梵名 Malayagiri。又作摩罗耶山、魔罗耶山、摩罗延山、摩利山。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梵 Malakūta)...谓八众之八种戒律。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与近住戒等。 p307...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之五类诸天之一。乃一专为达成神的使命之神仆。据秘藏记所举之五类诸天,其中地下天系指...一息,一呼吸之意;半步,指一足向前跨步。此乃修行者在禅堂坐禅时之一种缓步方法(经行法)。即在一呼吸间,举右足...(杂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刚顶义诀曰:名妙显山(旧云妙高山),名坚胜法界座种。菩提心义九曰:若大日宗以坚胜...梵名 ādi-buddha。即本初之佛,乃最原始、最根本之佛。印度之后期密教金刚乘(梵 Vajra-yāna)认为,本初佛系诸法...(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前提呢?生死心切。我们要了生死,你生死心不切,你不为生死。...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无可、皎然,宋代的遵式、志南,明代的传灯、怀让等。但女诗...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破虚空满面埃。 命若悬丝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婴孩。 遽忘赤白...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稍微懂一点佛法因缘观的人、稍微对业果思想了解...
迦师
【翻译名义集】
【迦师】后堂云:唐言错麦。慈和云:北人呼为燕麦,南人呼为雀麦。南泉抄以错麦为大麦,十诵指迦师为小麦饭,事钞错麦与迦师一物也。
上篇:怛钵那 | 下篇:修陀 |
(杂名)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
种种胜解智力
水冠
观照般若
忌事
秣剌耶山
八种别解脱戒
地下天
一息半步
坚胜法界座
本初佛
不可得空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生老病死颂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