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真言)降三世明王之真言,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曰:都以枳哩枳哩忿怒无对真言持诵香水。...何等胜解行菩萨补特伽罗?谓住胜解行地中成就菩萨下中上忍。...(地名)城名。慧苑音义下曰:都萨罗者,都谓都罗,此云喜也。萨罗者,此云出生也,言此城中出无量欢喜之事故,名之...【五十二位】 此乃明菩萨修行的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采用的,其名数为:一、十信心,即信心、...凡十卷。益州道士黎兴、澧州道士方长撰。又作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本经系伪作于唐代之道教经典。内分十品,采问答形...为俱舍宗对一切法之分类。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类别,概分之为五大类。此七十五种类别与种种形象相应,即以心为主体...(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杂名)佛教之经典也,又佛像与经典也。...(术语)称阿字。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犹如世间地居天中帝释为第一,诸世仙圣中梵天为...以威力降伏怨敌或是恶魔之法,如修五大明王之法是。...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六不定过之一。即九句因中第九句“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又称“俱品一分转”。乃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发塔的故事,当时很喜欢,反复看了很多遍,也很向往文殊菩萨道...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一),是本焕老和尚103岁的寿辰。11月初的深圳,清风中夹带丝丝...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曰水友。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朋友在你春风得意的...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欲六尘的。所以净土是一个出世间的法,所标心的非常高远、超越...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答: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
僧那
【翻译名义集】
【僧那】此云弘誓。肇论云: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此名字发心也。仁王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此相似发心也。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分证发心也。言弘誓者,天台云:广普之缘谓之弘,自制其心谓之誓,志求满足乃称愿。大士旷怀,运心广普。依无作四谛之境,起四种弘誓之心。初依璎珞,未度苦谛,令度苦谛。六道受分段之苦,三乘沈变易之苦,当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口发言曰:众生无边誓愿度。次依璎珞,未解集谛,令解集谛。四住烦恼,润有漏业;无明烦恼,润无漏业。当了尘劳本净,无集可除。口发言曰:烦恼无数誓愿断。三依璎珞,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智慧越苦海之迅航,戒定通秘藏之要道。当了边邪是中,无道可修。口发誓言: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依璎珞,未得灭谛,令得灭谛。佛陀是无上之世尊,涅槃乃最胜之妙法。当了生死即是涅槃。口发誓云:佛道无上誓愿成。仰观大觉,积劫度生,都无懈倦者,为满本地之愿也。
上篇:悉檀 | 下篇:僧涅 |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舒州投子大同禅师与一僧论及佛身之机缘问答。联灯会要卷二十一(卍续一三六·三八八上):“僧问...
枳哩枳哩真言
胜解行菩萨补特伽罗
都萨罗
五十二位
海空智藏经
五位七十五法
器世间
佛经
第一句
降伏法
同异俱分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地藏经》临终篇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人生四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