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术语)同于贪瞋痴。又云淫怒痴,即三毒之烦恼也。...又称方便菩提。就佛三身而言,可分为三种菩提,应化佛菩提为其中之一。谓于应当示现化导之处所,随即示现。如释尊出...乃五忍之第一。伏,隐伏之义;忍,安忍、忍可之义。即地前三贤之人未得无漏智,不能证果,但修习观解,以有漏之胜智...梵语 catvāri-adhisthānāni。指四种功德之所住处。又称四功德处。谓若近善人,则得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五种不虚利益方便胜行】 p0288 显扬八卷六页云:不虚方便行者,谓菩萨摩诃萨、于诸有情,有五种不虚利益方便胜行...【种种胜解智力】 p1262 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物名)屎橛之尚未使用者曰净筹,已使用者曰触筹。...禅林用语。速急之意。犹言一瞥、瞥然。瞥,倏忽、疾视、暂见之意;地,为助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五(大四七·...(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记载,四寮指禅家之库司、头首寮、单寮、蒙堂四者。同书卷六亡僧条则指首座寮、维那寮、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准提咒持诵仪轨...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学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科举第三名(榜眼),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也很有学问,德行也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驰, 心自归一, 身亦可渐渐安康。若欲得往生, 倘...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安法师答: 释尊一代时教之本怀,正是欲令我等众生入佛知见。...
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青磬万缘醒 「富嫌千口犹伶仃」,禅宗祖师有句话:「富嫌千口...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人到了寿命临终时,阿弥陀佛跟观世...
禅那
【翻译名义集】
【禅那】此云静虑。智论云:秦言思惟修,言禅波罗蜜一切皆摄。法界次第云: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出世间禅,复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上上禅。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净名疏云:佛心智鉴圆明,岂烦思惟?究竟无学,岂得言修?又翻弃恶,如来纯净之智,何恶可弃?故思惟等义,皆是因也。楞伽经明四种禅:一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禅。二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渐增进,是名观察义禅。三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入楞伽,名观真如禅)。四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颂曰:凡夫所行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实禅,如来清净禅。
上篇:毗梨耶 | 下篇:般若 |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
复师
贪恚痴
应化佛菩提
伏忍
四德处
五种不虚利益方便胜行
种种胜解智力
触筹
瞥地
法藏
四寮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念佛法门的殊胜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一声青磬万缘醒,这个才是真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