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法威勇】 p0758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六页云:由世俗谛理所得随念,名法威勇。...【欣乐相】 p0829 瑜伽三十二卷二页云:汝取如是厌离相已;复应精勤取欣乐相。当自观察所受尸罗,为善清净?为...(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ā,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依他起自性成立道理】 p0772 显扬十六卷九页云:如是成立遍计所执自性已;为欲成立依他起自性故,当说成立道...(杂语)Uttarāṣāḍha,月名。嗢呾罗为上。頞沙荼月当于太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是夏三月之初。故曰...梵语 sudurjayā-bhūmi。音译头闇耶普。菩萨修行阶位的十地之第五。以修行方便胜智自在极为难得,见、思等烦恼不易...(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方便究竟作意】 p0376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方便究竟作意者:谓倍修习上品乐断乐修故;双修止观,数数观察。如是行...(术语)谓一切之妄念也。妄念为禅定之病魔。圆觉经,闻佛说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之过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Luzutanjing 中国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术语)同于贪欲。于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长时间的修...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是讲除妄识归真心。我们众生都是妄识。在日常生活中,由种种...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 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极态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但是,你还要有本事活得很愉快,...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
毗耶离
【翻译名义集】
【毗耶离】亦名维耶离,鞞舍隶,吠舍离。此云广严。西域记云:吠舍厘国,旧讹曰毗舍离。什师云:毗言稻,土之所宜也。离耶言广严,其地平正庄严。净名略疏云:此云广博严净,其国宽平,名为广博。城邑华丽,故名严净。有师翻为好稻,出好粳粮,胜于余国故也。有言好道,国有道砥直(砥,音旨,平直也)。有言好道,其国人民,好乐正道,自敦仁义,不须君主,五百长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归悦。
上篇:拘尸那 | 下篇:矩奢褐罗补罗城 |
(术语)梵语娜么Nāmān(N.sg.n.Nā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
法威勇
欣乐相
天神
依他起自性成立道理
嗢怛罗頞沙荼
难胜地
定聚
方便究竟作意
禅病
六祖坛经
欲贪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善导大师弘法的二则传奇故事
学佛的三种目的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七心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