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传说)佛告文殊,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思议:一受特别之请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与众共。二如来之衣,虽...梵语 artha,巴利语 attha。音译阿他、阿陀。(一)意指:(一)意思,(二)道理,(三)意义、价值、利益等。其中,意义与...【增上戒学】 p1314 如三胜学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一卷五页云:一、增上戒学。谓依止戒,正勤修学。是故说名增上戒学...亦名:毗尼入三藏尸罗与木叉不列 子题:圆德 行宗记释云:“初问,谓前有三名,独标毗尼而入三藏,余二不列;故问以...亦名:分房舍卧具法制缘 资持记释云:“分房法中,三时分易,西土常仪。将恐保着生常,不思厌世。薄情遣滞,莫先此...(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一)即智解与修行之并称。指由见闻学习而知解教理,进而实践躬行所知解之教理。了解佛道之真理(智解)与观心修行之...(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人名)梁慧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赡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见释氏要览下。...【曼殊沙】 此云柔软,又云赤华。...(杂语)Suvarṇa,又作苏伐罗,修跋拏,译曰金。梵语杂名曰:金,梵语素嚩哩拏。名义集三曰:苏伐罗,或云修跋摩此...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八大人觉经...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最大的困扰。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向政府贷款继...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今天给你介绍一位你们的同乡,周永杉先生,来自台湾的至善教育...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法...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的业已经形成增长业了,我们在临终之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三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
僧娑
【翻译名义集】
【僧娑】或亘娑,唐云雁。礼记云:季秋之月,鸿雁来宾。诗传云:大者曰鸿,小曰雁。成公赋曰:上挥翮于丹霞,下濯足于清泉。西域记云:昔此伽蓝,习玩小乘渐教,故开三净之食。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三净,求不时获。有苾蒭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曰:今日众僧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殪(于计切)。苾蒭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此雁垂诫,为诚明导,宜旌厚德,建[(宰-幸)/卒]睹波,以瘗雁焉。或名凫雁者,尔雅云:凫,雁丑,其足蹼(音卜)。注云:脚指间有幕,蹼属相着。古今注云:凫雁常在海边沙上,餐沙石,此非随阳雁也。李巡曰:野曰凫,家曰骛(音木)。
上篇:臊陀 | 下篇:迦频阇罗 |
东密和台密,为日本密教的二大派别,此二密不同的地方,是东密以大日如来为本位,台密以释迦如来为本位。...
阿难八不思议
义
增上戒学
律入三藏戒与木叉不列
安居分房舍卧具法制缘
三十二相
解行
守寺比丘
寿光学士
曼殊沙
素嚩哩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