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杂语)一昼夜为十二时。四夜为戍亥子丑,八昼为由寅至酉。故寅刻为夜阴昼阳和合之时。见秘藏记钞二。...宋天台宗僧。即知礼法师,以居四明山,弘扬天台正义,为天台宗山家派之中心人物,世人称之为“四明知礼”,或誉为“...【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论】 p0652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三页云: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论者:若执色为我;彼...系废与立之并称。废,即舍弃;立,即存立。于天台宗谓之废权立实,亦即废假(权)立真(实)之意。权意谓导入实的前...【三藏建立】 p0192 集论七卷二页云:何故如来建立三藏?为欲对治疑随烦恼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三界四生初受生位得几异熟根】 p0226 俱舍论三卷十三页云:何界初得几异熟根?颂曰:欲胎卵湿生,初得二异熟。化...【无寻无伺三摩地相】 p1090 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同别二业者:一、同业,二、别业。 一、同业 众生造共同之业因,谓之同业。 二、别业 众生造殊别之业因,...【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p1122 瑜伽十三卷二页云:复次如世尊言:修静虑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广...(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余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1、反省的意思。 2、指病人垂死时突然稍微好转的现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亲近外道,还毁谤佛法,认为出家沙门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脱圣者...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杀戒亦放于第一位,显示杀业乃罪祸之首。 《正法念处...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定业真言?三世因果有因必有果,为何《十轮经》、《无量寿决定...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们可不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早生极乐? 宏海法师...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社会大众和佛教徒的爱戴。有一天,在入京的途中,经过妙心寺,...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 经...
郁陀罗罗摩子
【翻译名义集】
【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中阿含罗摩经云:我为童子时,年二十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证?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往远离处,修证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证无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自知证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想定。我久证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尼连禅河边,誓不起座。即得无上安隐涅槃。
上篇:阿罗罗迦摩罗 | 下篇:婆薮 |
【信解安住心】 p0870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信解安住心、谓于闻所生智。...
四夜八昼
四明尊者
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论
废立
三藏建立
三界四生初受生位得几异熟根
无寻无伺三摩地相
同别二业
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有贪心
回光返照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阿育王善巧度弟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