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亦名:不香华鬘涂身、离旧庄严、离旧严身具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第六华璎油涂者,中梵以为美饰。此方所重衣服装...(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异译。...又作五事非法、五事妄语。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之祖大天(梵 Mahādeva,年代约于佛入灭后百年)尝编作一偈,以宣扬其...(传说)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女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为男,长...(术语)正行助行杂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称名也。助行者,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之四称也。杂行者,谓不入此五...指诸欲染污真性,或指贪欲等烦恼。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七二下):“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大品般若经卷...全一卷。又作北涧和尚语录、北涧语录。宋代僧北涧居简(1164~1246)撰,物初大观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编集台...一数 二随 三止 四观 五还 六净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前来所明禅定。虽复深远。而并是世间旧法。从初至后。...僧侣留住一处,称为留锡。盖僧侣于行脚时,多携锡杖,故留锡即有逗留、停滞之意味。又解制之后,尚行安居,亦称留锡...(术语)人之一生也。唯识论五曰: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四念处三曰: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妙玄义一上...又作入内供养。即于宫廷内奉请供养佛菩萨。如唐朝中宗、肃宗、代宗等帝王即常于宫内奉请供养佛菩萨,于奉请、奉送仪...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爱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或哭。或笑或啼。或时惊狂漫走。...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 他在僧...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生的因不可改变,今生的努力却各有差异。有时候,即便前世是有...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个婆婆万缘放下,小孙子掉到井里了,她...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
迦留陀夷
【翻译名义集】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亦云粗黑,颜色黑光故。
上篇:阿折罗 | 下篇:优陀夷 |
【法住随转】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卽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卽...
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
发觉净心经
大天五事
树提伽在火中生
正助杂三行
欲染
北居简禅师语录
六妙门
留锡
一期
归内供养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天意与人为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驴的哲学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