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一真法界大智慧。大光明遍照一切,故云法界佛。...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外道】 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时代,佛教指外道为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意思为正说者、苦行者;相对的...【四有】 p040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二卷三页云:如说四有,谓本有、中有、生有、死有。有,声目多义如前广说。此中...【苦无味受】 p08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二页云: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有味受。苦受、不与爱、或一切烦恼、...依其人之年数而施予钱财。与“随年嚫”同义;嚫,系达嚫(梵 daksinā,施物)之略称。联灯会要卷二十九亡名尊宿章...(名数)六师外道各有十五弟子。合成九十。再加六师谓之九十六种外道。...(杂语)禅林之语。生为未熟之义。疏为疏荒之义。言居动之粗野也。见象器笺十五。...(名数)第一毗婆尸佛Vipaśyi,第二尸弃佛Śikhi,第三毗舍浮佛Viśabhā,第四拘留孙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杂名)华严经七十七曰: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者,谓已断诸漏及具证八解脱定,由烦恼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脱故,预流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住顺决择分...(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议,简要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口业守得好,在大众人群,能让...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就胸怀大志,想要做一番事业来,但他发现自己也像不少年轻人一...
(一) 放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二个字:放下。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够破除黑暗? 净界法师答: 适当...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 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
从前有一个人,在某天夜晚对他的儿子说:明天一早,你陪爸爸到某个村落去拿取东西。今晚早点休息,明天可别赖床了!...
摩诃那伽
【翻译名义集】
【摩诃那伽】大论云: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最大,陆行中象力大。中阿含经:佛告邬陀夷:若沙门等,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我说彼是龙象。净名疏云:罗汉若得超越,名摩诃那伽,心调柔软,三乘事定。齐此为极记云:如涅槃叹德云:人中之龙也。
上篇:阿罗汉 | 下篇:阿离野 |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舍卫国,阿湿婆等羁连聚落,行恶污家。比丘举过,令舍利弗等往彼摈举。当作法时,谤僧...
法界佛
三种忍行
外道
四有
苦无味受
随年钱
九十六种外道
生疏
过去七佛
弥勒楼阁
俱分解脱补特伽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