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子题:坑陷杀、倚拨杀、与药杀、安杀具、阱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 坑陷 [杀] 者,知人游行,必从此道,故设坑...梵语 upavāsa。又作邬婆沙。指于一日一夜受持八戒之在家男女。意译为近住,即近圣道而住之义。又译作斋,为持八斋...【能熏四义】 p0894 成唯识论二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犯戒】 p0521 如五怖罪中说。 二解 俱舍论十八卷十六页云:论曰:诸不善色,名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术语)宗旨之本源也。三论玄义曰:夫欲立理,先须序宗源。...【差别散动】 p0929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差别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生...【大圆镜智所缘】 p0244 佛地经论三卷六页云: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若一相说,唯缘真如无分别智;非后得智。所缘,行...【梅光羲】 近代著名唯识学家,为杨仁山居士的入室弟子。字撷云,以字行。江西南昌人,清光绪六年(一八八○)出生...造业既有同别,所以受用亦成共与不共。所言变者,谓变异也。共不共四变者: 一、共中共 如无主山河等,多人之...(术语)对于无间而言。间者间杂,又间隔之义。即余心互相间杂。或有时间及空间之间隔也。往生论注上所谓有间心,选...梵语 brāhmana。又作婆啰贺磨拏、婆罗欱末拏、没啰憾摩。意译净行、梵行、梵志、承习。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要是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言。妄语是十恶之一,是指...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里却不容易生出自己将来也会老的认知来。通常就会觉得,老...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瓷像给娘家。我把观世音菩萨请在一间清净的房里,从那时开始...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往往因为烦恼业障较重、妄想较多,总觉得自己修持还不够精进,...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么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意思...
焦山师体禅师
【五灯会元】
镇江府焦山或庵师体禅师,台州罗氏子。上堂,举临济和尚四喝公案,乃召众曰:「这个公案,天下老宿拈掇甚多,第恐皆未尽善。焦山不免四棱著地,与诸人分明注解一遍。如何是踞地师子,咄!如何是金刚王宝剑,咄!如何是探竿影草,咄!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咄!若也未会,拄杖子与焦山吐露看。」卓一下曰:「笑里有刀。」又卓一下曰:「毒蛇无眼。」又卓一下曰:「忍俊不禁。」又卓一下曰:「出门是路。更有一机,举话长老也理会不得。」上堂:「年年浴佛在今朝,目击迦维路不遥。果是当时曾示现,宜乎恶水蓦头浇。」上堂:「热月须摇扇,寒来旋著衣。若言空过日,大似不知时。」上堂:「道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一生二,祖父开田说大义。二生三,梁间紫燕语呢喃。三生万物,男儿活计离窠窟。多处添,少处减,大虫怕吃生人胆。有若无,实若虚,争掩骊龙明月珠。是则是,只如焦山坐断诸方舌头一句,作么生道?肚无偏僻病,不怕冷油齑。」拍禅床,下座。僧问:「如何是即心即佛?」师曰:「鼎州出,狞争神。」曰:「如何是非心非佛?」师曰:「闽蜀同风。」曰:「如何是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穷坑难满。」问:「起灭不停时如何?」师曰:「谢供养。」问:「我有七弦琴,久居在旷野。不是不会弹,未遇知音者。知音既遇,未审如何品弄?」师曰:「钟作钟鸣,鼓作鼓响。」曰:「云门放洞山三顿棒,意旨如何?」师曰:「和身倒,和身擂。」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又作么生?」师曰:「泪出痛肠。」曰:「真金须是红炉锻,白玉还他妙手磨。」师曰:「添一点,也难为。」室中常举苕帚柄,问学者曰:「依稀苕帚柄,仿彿赤斑蛇。」众皆下语不契。有僧请益,师示以颂曰:「依稀苕帚柄,仿彿赤斑蛇。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识爷。」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染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示寂。
上篇:国清行机禅师 | 下篇:华藏智深禅师 |
【无覆无记】 为‘有覆无记’的对称。若以道德之性质为准则,一切诸法可大别为善、恶、无记等三大类。其中,无记系...
杀具四种
优波婆娑
能熏四义
犯戒
宗源
差别散动
大圆镜智所缘
梅光羲
共不共四变
有间
婆罗门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四念处观

十善业道之口业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