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梵语 asajkhyeya-kalpa。指无限长之时间。央,尽之意;劫,极长之时间,原为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彼领受开示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领受开示相者:谓卽于彼,以解脱智,而领受之;及广为他宣...【世俗正见与世俗正智杂不杂相】 p0518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页云:已说世俗正见正智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世...为杂阿含经卷十五所举,以世间之良医,比喻如来善治众生之贪、瞋、痴等业惑病。即:(一)善知病,谓世间之良医善能知...亦名:九种治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七法者:一、谓诃责,二、谓摈出,三、者依止,四、者遮不至白衣家,五、...(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场,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内护净身外防魔障,谓之被甲护身。其法,咒明结印...(异类)鬼名。译曰厌神。玄应音义一曰:厌人鬼名也,梵言乌苏慢,此译言厌。释迦谱二曰:乌苏慢,汉名厌神。...【高视】 p0946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又于此中、见及我慢、说名高视。何以故?于诸行中、为见我慢所覆障者,不...【诸地业同地异地相对有几果】 p1363 俱舍论十七卷十二页云:已辩三世;当辩诸地。颂曰:同地有四果。异地二或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祖演禅师会下做侍者,随演禅师参禅。一日,有读书人来参五祖演...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我们成佛的目标。若从因与缘的角度来看,三宝当中,佛宝与僧宝...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不容易办好,何能这一头、那一头?正要知老鼠啮棺材,抱住一处...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理来体验、证明佛法对自己有用。这不是用显微镜、计算机,以量...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了善业,也造了罪业,但是业都不重,平常也在忏悔,也不断地对...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觉得父母在精神上对我不关怀,不对我以正确的指导。我是一位精...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
大沩善果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大沩月庵善果禅师,信州余氏子。上堂:「奚仲造车一百辐,拈却两头除却轴。」以拄杖打一圆相曰:「且莫错认定盘星。」卓一卓,下座,谢供头。上堂:「解猛虎颔下金铃,惊群动众。取苍龙穴里明珠,光天照地。山僧今日到此,赞叹不及。汝等诸人,合作么生?」竖起拂子曰:「贬上眉毛,速须荐取。」掷拂子,下座。上堂:「心生法亦生,心灭法亦灭。心法两俱忘,乌龟唤作鳖。诸禅德,道得也未?若道得,道林与你拄杖子。其或未然,归堂吃茶去。」僧问:「达磨九年面壁时如何?」师曰:「鱼行水浊。」曰:「二祖礼三拜,为甚么却得其髓?」师曰:「地肥茄子大。」曰:「只如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明甚么边事?」师曰:「贼以赃为验。」曰:「有时乘好月,不觉过沧洲。」师曰:「阇黎无分。」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师曰:「验尽当行家。」曰:「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又作么生?」师曰:「风吹日炙。」曰:「沩山呵呵大笑,[渐/耳]!」师曰:「波斯读梵字。」曰:「道吾推倒泥里,沩山不管,此意又且如何?」师曰:「有理不在高声。」曰:「罗山道:道吾是撮马粪汉。又作么生?」师曰:「多口阿师。」曰:「今日足见老师七通八达。」师曰:「仰面哭苍天。」僧礼拜。师曰:「过。」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曰:「乾坤无异色。」曰:「出水后如何?」师曰:「遍界有清香。」
上篇:给事冯楫居士 | 下篇:石头自回禅师 |
Fuozutongji 佛教史籍。南宋僧人志磐以天台宗立场仿正史体编写的佛教史书。54卷。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志等...
宝王
无央数劫
有心位
彼领受开示相
世俗正见与世俗正智杂不杂相
世医四法喻如来
治法九种
三部被甲
乌苏慢
高视
诸地业同地异地相对有几果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