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尸罗】 p0237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尸罗者:谓能寂静毁犯净戒罪热恼故。又与清凉义相应故。 二解 如戒之异名中...天台宗将释尊一代说法之次第判为五时,而以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称为今圆;于前四时大乘经所说之圆教,称为昔圆...(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晋代僧。高阳(河北蠡县)人。少有异操,十五岁出家,以精勤为业,冠年即名流四远。性好山泉,常居长安山寺,与竺法...亦名:小妄语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故妄语戒第一。言制意者,出家之士,言即称实;宁丧身命,许...(术语)梵音Mahāmandārava,译曰大白莲华。四华之一。...又称普通印。为密教所结印契之一。其印相在金刚、胎藏两界修法中有所区别,即在金刚界法中为金刚合掌,在胎藏界法中...(界名)三途之一。地狱道之别名。...【五种真实菩萨相】 p0283 显扬二十卷九页云:复次有五种真实菩萨相。由成就此故,入菩萨数。云何为五?谓哀愍众生...【缘起三相】 p130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一页云:复言:世尊!略由几相,应知缘起?世尊告曰:略由三相,应知缘起...(一)指清净之行业。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一)孝养父母,奉侍师...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述。 天台宗成立于智者大师,智者大师盖亲承南岳慧思大师之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有多少财富,这是由他的福德力量所致。不是你想谋财...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甚至是享受优越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请...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印度拘萨罗国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住在某处森林里,他跟国内某位富翁颇有交情。这个富翁的妻子,长得貌美动人。因为...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负担,还会造成氨素在人体内的累积。氨素是一种强酸物质,会造...
净慈楚明禅师
【五灯会元】
临安府净慈楚明宝印禅师,百粤张氏。上堂:「祖师心印,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且问大众,决定是何形貌?」拈拄杖曰:「还见么?古篆不成文,飞帛难同体。从本自分明,何须重特地。」击禅床下座。上堂:「出门见山水,入门见佛殿。灵光触处通,诸人何不荐?若不荐,净慈今日不著便。」上堂:「祖师道,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净慈当时若见恁么道,用黑漆拄杖子一棒打杀,埋向无阴阳地上,令他出气不得。何故?叵耐他瞒我唐土人。众中莫有为祖师出气底么?出来,和你一时埋却。」上堂:「若论此事,如散铺宝贝,乱堆金玉。昧己者自甘穷困,有眼底信手拈来。所以道阎浮有大宝,见少得还稀。若人将献我,成佛一饷时。」乃拈拄杖曰:「如今一时呈似,普请大众高著眼。」掷拄杖,下座。
上篇:招提惟湛禅师 | 下篇:长芦道和禅师 |
(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者。...
尸罗
今圆
净戒
于法兰
故妄语戒制意
摩诃曼陀罗华
普通合掌
火途
五种真实菩萨相
缘起三相
净业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