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位于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日本曹洞宗寺。山号佛德山。道元所开创,为日本最早之禅寺。本寺前身原为深草乡谷口之旧极乐...佛证不生不灭常住之果有七种名称,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境智。...(杂语)人之寿命,随光阴而迁谢,故曰命光。楞严经四曰: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梵语 samyaktva-niyata-rā?i,巴利语 sammatta-niyata-rāsi。三聚之一。又作正性定聚、正定、等聚、善聚。或称直...亦名:三根、根有三种 子题:见根、闻根、疑根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谓根有三:见、闻、疑也。 见根 者,见犯梵...又称尊星王、妙见尊星王、北辰菩萨。系北极星神格化之天尊,密教视为众星中之最胜者,具有守护国土、消灾却敌、增益...【非心异熟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心异熟法云何?谓声处及非心异熟十一处少分。...(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加意根而为七。...(故事)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于众,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众,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术语)圆顿戒也,以名天台家所传之大乘戒。法华玄义四曰:佛戒即圆戒也。【又】南山大师称四分律宗分通大乘之戒为...【摩由逻】 此云孔雀,又孔雀綷羽而翱翔。俱舍云:于一孔雀伦,一切种因相,非余智境界,唯一切智知。证真释云...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的。所以在古代,我们以前的寺院规矩就是这样,好好地到寺院来...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戒三皈这五种。 刚开始受三皈依叫做翻邪三皈。皈依三宝是走进...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于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
延长山和尚
【五灯会元】
新州延长山和尚﹝后住龙景山,真身现在。﹞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丑拙不可当。」曰:「客来如何只待?」师曰:「瓦碗竹筋。」问:「从上古圣向甚么处去?」师曰:「不在山间,即居树下。」曰:「未审成得个甚么?」师曰:「汝还知落处么?」僧无语,师便打。
上篇:铁幢觉禅师 | 下篇:福化充禅师 |
何等病等相?谓四大时分受命变异故。...
兴圣寺
七常住果
命光
正定聚
见闻疑三根
妙见菩萨
非心异熟法
七心界
竖石听讲
圆戒
摩由逻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