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佛陀之尊称,为如来十号之一。乃梵语 bhagavat 及巴利语 bhagavant(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之旧意译。西晋以后,新...(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自类譬喩所引相】 p0602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一页云:自类譬喩所引相者:谓于内外诸行聚中,引诸世间共所了知所...(术语)五轮观也。守护国经二曰:想其身成迦楼罗,作五大观:一者观地作白色观,二者观水作绿色观,三者观火作黄赤...(植物)树名。翻梵语九曰:犍陀庵罗树,译曰香果,见善见第三。...子题:根有三种、见闻疑三根、见根、闻根、疑根、三根、根、触通疑根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谓 根 有三:见、闻...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僧祇云,若在城住,贼来围城;王令比丘尽出上城,现多人相;不故看无犯,方便看见,即提。以...(术语)生死之苦果,缚我而不使解脱,曰果缚。招此苦果之业因缚我,曰子缚。即因果之二缚也。观音义疏上曰:恶业即...(地名)医罗钵呾逻Elāpattra者梵名。在北印度呾叉始罗国。西域记三谓其周百余步,其水澄清,杂色莲华,开荣有异彩...因明用语。指以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双方共许(共同认可)之法所构成之比量。略称共比。乃三比量之一。亦即宗...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嗔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疑点困扰着学佛行人,念佛能否当生成就、了生脱死就是一大疑...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记》,因为大师文中提到:三界梦宅,浮生...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救度众生的力量更是不可限量。...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约此方之时期言之。何...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来常常伤人伤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路怒症,一旦开车上了路,完...
西禅钦禅师
【五灯会元】
信州西禅钦禅师,僧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曰:「天上有星皆拱北。」曰:「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大地坦然平。」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曰:「春生夏长。」问:「古殿重兴时如何?」师曰:「一回春到一回新。」
上篇:赵横山和尚 | 下篇:南天王海禅师 |
又称法华三周。天台宗就法华经迹门正宗分之开权显实之说相而立之名目;亦即佛为令声闻悟入一乘实相之理,遂就上中下...
众祐
根
自类譬喩所引相
五大观
犍陀庵罗
无根
观合战戒持相
果缚
医罗钵呾逻龙王池
共比量
八十一品思惑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念佛人的悟处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禅不是自了汉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