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公案)五灯会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财采药曰:不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梵语 paramārtha-satya,巴利语 paramattha-sacca。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遮止句】 p1341 杂集论十五卷十一页云:遮止句者: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不尔言,遮止所问。如有问言:蕴外诸行...【五种无性】 p0261 瑜伽十六卷六页云:何等名为五种无性?一、胜义相无性。二、自依相无性。三、毕竟自相无性。四...(术语)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教行信证二曰:云专心者,即一心,形无二心也。...亦名:结说戒堂是为迷教 资持记·释结界篇:“问:‘今时有结说戒堂者何耶?’答:‘此迷教也。结戒堂法,由未开别...【道义】 p1237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一页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五现涅槃论】 p027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十二页云:五现法涅槃论者,谓外道执:若于现在,我受安乐;名得涅槃。若我...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譬喻)真金之库藏也。以喻众生之佛性。见涅槃经七。...(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不要小看这个细胞了,它是很不可思议的...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边玩耍时,看到一名渔夫抓起一只小白龟说:「这...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光长者,饶财多宝,象马七珍、金银宝器不可称计。遗憾地,月光...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伽梵,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八个字,就是菩萨要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空有无碍的中道,作...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
同安志禅师
【五灯会元】
洪州同安志禅师,先同安将示寂,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举,未有对者。末后师出曰:「夜明帘外排班立,万里歌谣道太平。」安曰:「须是这驴汉始得。」住后,僧问:「二机不到处,如何举唱?」师曰:「遍处不逢,玄中不失。」问:「凡有言句,尽落今时。学人上来,请师直指。」师曰:「目前不现,句后不迷。」曰:「向上事如何?」师曰:「迥然不换,标的即乖。」
上篇:龟洋慧忠禅师 | 下篇:袁州仰山和尚 |
【俱生我执】 p0926 成唯识论一卷四页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
善财采药
第一义谛
遮止句
五种无性
专心
说戒堂不须结
道义
五现涅槃论
苦法智忍
金藏
攀缘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回归纯真的本性

学佛必读的经典

尸婆罗尊者本缘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