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谓取龙须草作绳缚身,入水则转紧转痛;比喻求道之人若求取利养,则必转增身心之苦,盖以利养能毁损戒、定、慧之故。...亦名:摄僧初大界 子题: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所以列二同者?’答:‘凡结界意,人法须一。...凡四卷。失译。乃属于杂部密教之密部经典之一。 又作七佛神咒经、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七佛十一菩萨陀罗尼经...为华严宗圭峰宗密所立五教中之最上教。宗密以华严经为一佛乘究竟之教,其教法不藉方便隐密之法,直指自心即本觉之真...(术语)具曰息世讥嫌戒。谓止世人忌嫌之戒律。其事性质上为恶,谓之性重戒。其事之性质,虽不敢为恶,而世人之见,...(故事)阿罗汉拘罗之事也。付法藏经曰:拘罗生婆罗门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罗年幼,后母瞋忿,掷诸河中。值一...树中之王。有二说:(一)指菩提树。(二)指波利质多罗树(梵 pārijātaka)。又称天树王。意译为高遍树、昼度树。乃...(术语)万有之实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界名)无所有处为无色界天之一处,故名天。...【心下劣】 p0348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自轻蔑故;名心下劣。...坐禅的十种行法,即 一、令观处明净; 二、遍起看诸根; 三、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 五、...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一个字不识都成了大祖师啊! 我...包容别人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增加智慧,但是包容应该要有尺度与范围,以免造成自己的负担。包容的限度不能大到让自...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这些思想在当今全球的环保事业中仍然闪闪发光...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摸不着,而蕅益大师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时真怕...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爱,能够爱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动物,心中常怀有大慈大悲...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诱人的味道是水果能成为人们所爱的最大因素,每一种水果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斋堂就没事了。如果有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
九峰通玄禅师
【五灯会元】
瑞州九峰通玄禅师,郢州程氏子。初参德山,后于洞山言下有省。住后,僧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师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问:「罪福之性,如何了达,得无同异?」师曰:「絺绤不御寒。」
上篇:钦山文邃禅师 | 下篇:洞山道延禅师 |
(术语)对于止作两持而有止作两犯。作杀生偷盗等之恶事而犯所受之戒,谓之作犯;不作布萨安居等之善事,谓之止犯。...
龙须绳
摄僧人法二同界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一乘显性教
讥嫌戒
鱼腹儿
树王
中道实相
无所有处天
心下劣
坐禅十种行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包容的尺度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猴子度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