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顿悟自心之禅。禅宗自谓超乎大、小二乘之上,故别立此名。据景德传灯录载,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一)梵语 catvāra ārya-vaj?āh,巴利语 cattāro ariya-vajsā。四种能生众圣之种子指衣服喜足圣种(巴 itarīt...密教观想五佛位为五楼阁之意。即观想时,以五峰观为五佛之位,于中央及四方建立楼阁。亦即观想波罗、吽、剑三字为须...(名数)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由此能引摄当来一向不相似,无覆无记自体所摄,异熟果故即摄受...【舌识】 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舌根为所依,以味境为所缘,随根而立名,而名舌识,产生对味境的了别...【数数观察】 p1334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数数观察?谓依尸罗,数数观察恶作不作;数数观察善作而作。于其恶作...(杂语)一昼夜为十二时。四夜为戍亥子丑,八昼为由寅至酉。故寅刻为夜阴昼阳和合之时。见秘藏记钞二。...(地名)在四川省忠州。相传此城有酆都大帝宫殿。...亦名:体是相非不足数、体是事违不足数 子题:不足数四分六人、不足数所为作羯磨人、不足数神足在空、不足数隐没人...(术语)谈话商议也。唐华严经五十三曰:知诸语言,知诸谈议。...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昔为转轮王时,名无诤念,第八王子名曰泯图,泯图于宝藏佛前发...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亲近外道,还毁谤佛法,认为出家沙门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脱圣者...
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且汝既了彻自心,...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杀戒亦放于第一位,显示杀业乃罪祸之首。 《正法念处...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定业真言?三世因果有因必有果,为何《十轮经》、《无量寿决定...
东明迁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东明迁禅师,久侍真如,晚居沩山。真如庵忠道者高其风,每叩之。一日阅首楞严次,忠问:「‘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意如何?」师曰:「释迦老子好与二十棒。」曰:「为甚么如此?」师曰:「用按指作么?」曰:「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又作么生?」师曰:「亦是海印发光。」
上篇:福严置禅师 | 下篇:光孝普印禅师 |
凡二卷。全称佛照禅师住慧日山东福禅寺语录。又作白云慧晓禅师语录。日僧白云慧晓(1223~1297)撰,虚室希白编。收...
上乘禅
四圣种
五峰楼阁
七空
摄受
舌识
数数观察
四夜八昼
酆都城
不足数体是相非
谈议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如何对治瞋心
阿育王善巧度弟

蔑视佛国往生,可谓欺天诳人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