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欲界所属之禅定也。然欲界为散地不当有禅定,谓欲界定乃未至定之异名,是一义也。或谓欲界虽为多分散心,亦...有二义:(一)疑念与后悔。弥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亦名:无间五种 子题: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无间、命无间、形无间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云五无间,谓常续有,无...谓理性和事相融通无碍。性如水,相如波,水是水,波也是水,所以说性相一如。...(术语)梵语伽陀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五事有何行相】 p0278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行相?答:应知此相,有种种行相,无量行相。由分别行相...问色界何相?答诸色眼曾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于此增上者,谓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声香味...(譬喻)龟藏六处,免野干之难。以喻比丘藏六根而免魔害。...比丘、比丘尼、六法尼、沙弥、沙弥尼、出家、出家尼、优婆塞、优婆夷。...又作经冢。将书写完成之经典置于筒中埋在地下,称为经冢。此乃为保护经典使传诸永世之意,亦为自己祈愿或为祖先亡灵...【识无边处】 p1436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相应。若有...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心平气和,谦敬祥和...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诀,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举...
金轮可观禅师
【五灯会元】
南岳金轮可观禅师,福唐薛氏子。参雪峰,峰曰:「近前来!」师方近前作礼,峰与一蹋,师忽契悟。师事十二载,复历丛林。住后,上堂:「我在雪峰,遭他一蹋,直至如今眼不开,不知是何境界?」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不是大众。」夜参后下堂,师召大众,众回首。师曰:「看月!」众乃看。师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众无对。问:「古人道毗卢有师,法身有主,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不可床上安床。」问:「如何是日用事?」师拊掌三下。僧曰:「学人未领此意。」师曰:「更待甚么?」问:「从上宗乘,如何为人?」师曰:「我今日未吃茶。」曰:「请师指示。」师曰:「过也问,正则不问,请师傍指。」师曰:「抱取猫儿去。」问僧:「甚处来?」曰:「华光。」师便推出,闭却门。僧无对。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何对?」师咄曰:「出去!」问僧:「作么生是觌面事?」曰:「请师鉴。」师曰:「恁么道还当么?」曰:「故为即不可。」师曰:「别是一著。」问:「如何是灵源一路?」师曰:「蹋过作么?」雪峰院主有书来招曰:「山头和尚年尊也,长老何不再入岭一转?」师回书曰:「待山头和尚别有见解,即再入岭。」僧问:「如何是雪峰见解?」师曰:「我也惊。」
上篇:睡龙道溥禅师 | 下篇:大普玄通禅师 |
【含笑先言】 p0710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言含笑者,舒颜往来,作饶益事。...
欲界定
疑悔
五无间
性相一如
颂
五事有何行相
色界
藏六
九众
经冢
识无边处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