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太守宋令公,一日大宁寺僧陈,乞请第二座开堂。公曰:「何不请第一座?」众无语。﹝法眼代云:「不劳如此。」﹞
江南相冯延己与数僧游钟山,至一人泉。问:「一人泉许多人争得足?」一僧对曰:「不教欠少。」延己不肯。乃别曰:「谁人欠少!」﹝法眼别云:「谁是不足者。」﹞
官人问:「僧名甚么?」曰:「无拣。」官人曰:「忽然将一碗沙与上座,又作么生?」曰:「谢官人供养。」﹝法眼别云:「此犹是拣底。」﹞
广南有僧住庵,国主出猎,左右报庵主,大王来,请起。主曰:「非但大王来,佛来亦不起。」王问:佛岂不是汝师?」主曰:「是。」王曰:「见师为甚么不起?」﹝法眼代云:「未足酬恩。」﹞
福州洪塘桥上有僧列坐,官人问:「此中还有佛么?「僧无对。﹝法眼代云:「汝是甚么人?」﹞
昔有官人入镇州天王院,睹神像,因问院主曰:「此是甚么功德?」曰:「护国天王。」曰:「只护此国,遍护余国?」曰:「在秦为秦,在楚为楚。」曰:「腊月二十九日打破镇州城,天王向甚处去?」主无对。
昔有官人作无鬼论,中夜挥毫次,忽见一鬼出云:「汝道无我,[渐/耳]!﹝」五祖演云:「老僧当时若见,但以手作鹁鸠觜,向伊道:谷呱呱。」﹞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九中):“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p1962...(譬喻)以指譬修多罗,以月譬字相,...【陀罗尼】 p0828 佛地经论五卷十五页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名数)一、施福业,布施也。二、平等福业,起平等之慈悲爱护之心也。三、思惟福业,思惟出世之要法也。出增一阿含...梵语 sarvatathāgata-jāna-mudrā,西藏语 de-bshin-g?egs-pa thams-cad kyiye-?es kyi phyag-rgya。位于密教胎...(修法)密教于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置弥陀、菩萨之通种子 (hrīh,纥哩)于开敷莲花之中台、八叶上所建立之曼荼罗。若以形像代种子,则中台安观音,八...(杂语)译曰最胜姓。见阿育王经一。...梵语 ?alākā,巴利语 salākā。音译舍罗。以竹、木、铜、铁、牙、角、骨等作成之细棒,约有一肘长,粗如小指。僧...(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因有五相】 p0592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无间灭...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些人说:哦,很简单。有个上师过来,有个活佛过来,我去求一个...有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帮助身边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在一个国家,衡量一个人的道...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间的角度来讲,他只能看到视野范围以内的人事物,只能看到人事...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四天,我一直在病房守着,目睹了公公弥留、死亡和火化的全过程...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三遍)。愿佛力加持,以食施百,百施千千万,供养一切众生。 愿...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超荐法会对于亡者有何益处? 说起头七,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佛...
亡名官宰
【五灯会元】
上篇:亡名古宿 | 下篇:亡名行者 |
禅宗所用丧具之一。丛林中,德高之老僧亡故后,悬挂其画像之小亭。四方有柱,一如凉亭,周围悬挂薄纱,内置亡僧之肖...
本性
指月
陀罗尼
三福业
一切如来智印
密教结界法
九字曼荼罗
何伽罗久履苛
筹
影像
因有五相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求福报的因与缘
割断欲望之绳
放生的意义所在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饭前供养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