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钩索锁铃之四摄菩萨种子也。秘藏记本曰:真言行者能作此观,以四明引入诸佛于己体。四明谓钩索锁铃,钩钩召...(杂名)娑罗双树之略。佛入灭之处。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别离相】 p0688 杂集论六卷四页云:别离相者: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己有。以于资具等事,或时自...【同行相应】 p0613 杂集论五卷十六页云:同行相应者:谓心心所、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此同行相应、复有多义。...亦名:触该五聚 资持记释云:“触该五聚,唯无提舍。夷者,旧云淫是内触;或可尼触结重。残及兰吉,并见上文。...【四圣语】 p0408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一卷九页云:四圣语者,谓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阿那含向】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三果也。...(1601~1687)清代僧。燕京西山人,俗姓贾。世称阿王老藏,或阿旺老藏。十岁时,入崇国寺为沙弥,十八岁受具足戒,...梵名 Mahā-megha-sūtra。凡二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大云轮经、请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收录请雨时所受...(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寻与伺。寻是寻思,寻求真理,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龙藏本)...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把握。我们一个人要往生,要假设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人刺激我们,...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误的概念,只有一个方法:把你的内心清空,把你的生命归零。你...(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佛说无量...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可是目犍连尊者是有大神通的,而且好多经文和咒语都可以保人...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吗?请赐教。 正如法师答: 可以日日敬香一支,如果嫌多嫌麻烦...
关于咒的发音,无论你念得多么准,都是汉字发音,都不是梵文的元音发音,所以,不要特别执着,只要念着感觉不错,能...
九嵕敬慧禅师
【五灯会元】
九嵕敬慧禅师,僧问:「解脱深坑,如何过得?」师曰:「不求过。」曰:「如何过得?」师曰:「求过亦非。」
上篇:盘山二世禅师 | 下篇:观音岩俊禅师 |
【我执五失】 《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我执有五种过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
四明
双树
别离相
同行相应
相触得五罪
四圣语
阿那含向
老藏
大云轮请雨经
刹那三世
寻伺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推荐】觉海慈航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