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不行】 p031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现行故。...【爱乐】 p1200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宿世串习所发生爱,名为爱乐。...略称单。记载文书之纸片,指禅林中使用之书札,亦指安居时之戒腊簿。 p4315...全一卷。又作雪庵从瑾禅师颂古集。宋代临济宗僧雪庵从瑾(1117~1200)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女子出定、迦...即指唐代青原行思系统下之石室善道禅师。石室,此处指捣米之磨坊。善道嗣潭州长髭旷之法,受戒之后,参谒石头希迁而...(经名)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术语)舍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义章十曰:依僧为友,故称归僧。...【生自在】 p0476 无性释九卷八页云:生自在者:谓于一切应所生处,如其所欲,现受生故。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言过】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八页云:言过者:谓立论者,为九种过,污染其言,故名言过。何等为九?一、杂乱,...【无色有学】 p1063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八、无色有学。谓生无色,已见圣谛二种有学。一、不还果。二、阿罗汉果。...(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炉香乍熱,后边呢,就是《开经偈》,...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说法有二: 说法一:是梵语某句话的...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也不是靠你个人的...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应如何应对。这是智慧经验和阅历。 好运气常随,不学无术之人...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
大宁可弘禅师
【五灯会元】
温州大宁院可弘禅师,僧问:「如何是正真一路?」师曰:「七颠八倒。」曰:「恁么则法门无别去也。」师曰:「我知汝错会去。」问:「皎皎地无一丝头时如何?」师曰:「话头已堕。」曰:「乞师指示。」师曰:「适来亦不虚设。」问:「向上宗乘,请师举扬。」师曰:「汝问太迟生!」曰:「恁么则不仙陀去也。」师曰:「深知汝恁么去。」
上篇:长寿朋彦禅师 | 下篇:报恩法端禅师 |
【念为增上】 p0803 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念为增上者;义何谓耶?答:此增语显示于少下劣,不生喜足。又...
不行
爱乐
草单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石室行者
佛本行经
归依僧
生自在
言过
无色有学
宿命通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如何诵《地藏经》
施多福大

唯识学的因缘观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出家与行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