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有见无见差别】 p0553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建立有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显色故,形色故,...【三时学会】 民国初年,在北平成立的唯识学研究团体。三时学会的前身是‘法相研究会’,为韩清净、朱芾煌等于民国...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为勘验学人所设立之四语句。即:(一)接初机句,师家接引初机学者时,不拨弄特殊之机法,而...【眼界与眼识四句分别】 p1001 俱舍论二卷十页云:若有眼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识耶?若眼识界先不成就,今得成...(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二十四缘之一。谓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皆由业缘而生。维摩经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中...我国南朝梁时人。又作司马达、司马达止。于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522)至日本弘传佛法。住于大和(今之奈良)高市郡...(术语)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又灌顶坛也。...亦名:不可学迷通四行 子题:四果事迷 行宗记释云:“今解中,初文。古师约事,所以不通;今立心迷,则该四行。 四...(譬喻)花开莲现之略。是天台就法华经题之莲华立三喻中之第二喻,示开权显实之意者。玄义一上曰:华开莲现,可喻即...指自古久住在一佛世界之菩萨。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一下):“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所发出来的法音。以下讲到没有明...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
我这两天接到一个电话,就是说:我家有人住在寺庙里,家里怎么还有人生病,怎么还会死人?你怎么就一点也不慈悲我?...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了一个东西放到手中,紧握拳头,接着,翻手,手心向下,然后松...
慈云匡达禅师
【五灯会元】
润州慈云匡达禅师,僧问:「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未审和尚出世如何?」师曰:「恰好。」曰:「作么生?」师曰:「不好。」
上篇:新兴齐禅师 | 下篇:荐福绍明禅师 |
【心不相应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不相应法云何?谓非心所法。此复云何?谓色、心、心不相应行,无为。...
有见无见差别
三时学会
汾阳四句
眼界与眼识四句分别
佛母真三昧
业缘
司马达等
密坛
止作事法皆有不可学迷
开莲
旧住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平凡决非浅陋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佛教道场二十种法会法事
猎人与老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