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术语)与他对论而归于败者,谓之堕于负门,或曰堕于负处。智度论一曰:佛置我着二处负门。...指带文学色彩之佛教典籍。部分学者将所有佛教圣典皆由文学方面加以考察,如此固有失于广泛之嫌,然观初期之经典,如...【放逸心所】 心所有法中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放逸者,放荡纵逸,于染法不能防,于净法不肯修。《成唯识论》曰:‘云...【九事】 p0088 瑜伽三卷十六页云:应知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术语)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六现观与七作意相摄】 p0312 瑜伽七十一卷七页云:问:六现观,七作意,(谓了相等。)为六现观、摄七作意?为七...亦名:无边戒功德 资持记·释标宗篇:“解脱论第二分别戒品。……彼云,若人有戒,为有戒故,成就无畏,荣显亲友,...(传说)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之者。为是...谓二十种法之譬喻。即:(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梵名 Saddharma-pundarīka sūtra。凡七卷,或八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法华经、妙法华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情绪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绪。所谓...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活着无量无边的生命,而且这些生命皆有佛性,终能成佛。这些生...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种。因为我们的心是这么的复杂,而且心的问题又是如此之多。所...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变,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里有地方,最好空出一个房间来供奉佛菩萨,这当然是最理想。这...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不能去偷盗(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家不给你,就不能自己去...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惘,不肯信佛。 智者觉悟,见性成佛,释迦世...
长平山和尚
【五灯会元】
益州长平山和尚,僧问:「视瞬不及处如何?」师曰:「我眨眼也没工夫。」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西天来,唐土去。」
上篇:南禅无染禅师 | 下篇:崇福演教禅师 |
种类摄者,谓蕴界处其相虽异,蕴义界义处义等故展转相摄。蕴义等者,谓色受等皆有聚义,虽相各异一切相摄更互相望同...
般若波罗密
负门
佛教文学
放逸心所
九事
大威德
六现观与七作意相摄
戒功德无边
佛为父担棺
二十种喻法
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无我浅谈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规范身口意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