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荷泽神会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高氏。年十四为沙弥,谒六祖。祖曰:「知识远来大艰辛,将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师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祖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便打。师于杖下思惟,曰:「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自此给侍。他日,祖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师乃出曰:「是诸法之本源,乃神会之佛性。」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师礼拜而退。祖曰:「此子向后,设有把茆盖头,也只成得个知解宗徒。」﹝法眼云:「古人授记人终不错。如今立知解为宗,即荷泽也。」﹞师寻往西京受戒。唐景龙年中,却归曹溪,阅大藏经于内,六处有疑,问于六祖。第一问「戒定慧」曰:「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慧因何处起?所见不通流。」祖曰:「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祖曰:「前念恶业本无,后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后代人天不久。汝今正听吾言,吾即本无今有。」第三问:「将生灭即灭,将灭灭却生。不了生灭义,所见似聋盲。」祖曰:「将生灭却灭,令人不执性。将灭灭却生,令人心离境。未即离二边,自除生灭病。」第四问:「先顿而后渐,先渐而后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迷闷。」祖曰:「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第五问:「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后初,何生为正?」祖曰:「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先,双修自心正。」第六问:「先佛而后法,先法而后佛?佛法本根源,起从何处出?」祖曰:「说即先佛而后法,听即先法而后佛。若论佛法本根源,一切众生心里出。」
祖灭后二十年间,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盛行于秦洛。师入京。天宝四年方定两宗。﹝南能顿宗,北秀渐教。﹞乃著显宗记,盛行于世。一日乡信至,报二亲亡。师入堂白槌曰:「父母俱丧,请大众念摩诃般若。」众才集,师便打槌曰:「劳烦大众。」师于上元元年奄然而化,塔于龙门。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经名)Aṭṭana,外道所传之经名,未详。十诵律二十四曰:阿吒那剑,鬼神成经。...为菩萨名。据大日经疏卷一载,胜生,为先生之义,即先觉悟“清净法”者之意;此菩萨于过去世时,觉悟清净之法而具有...(1166~1246)南宋曹洞宗僧。河内(河南沁阳)人,俗姓蔡。字报恩。早岁从邢州(河北邢台)净土寺赟允出家,受具足...(术语)Āgama,梵语阿含。译曰教。圣人之言,被于下者。在心云法,法发于言云教。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能兴发智慧之火炬,照明世间的黑暗。...子题:戒不破不漏不坏不杂、大方等大涅槃因 资持记·释标宗篇:“涅槃十八卷,彼云,云何念戒?菩萨思惟 有 戒不破...(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五。又曰难胜地。难为困难之义,胜谓胜于前地也。唯识论九曰: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谓有盖缠者。所有染污。色声香味触想。不善想。非理所引想。障碍定想。总名种种想。...(一)梵名 Bhairava。又作陪啰嚩、陪罗缚。意译可畏、悲惨。自在天之一形,金刚神之一名。为婆罗门教湿婆神之化身,...(流派)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学中兴起最初者。Jāimini所开此派之目的,在解释吠陀为正当说明其仪式。佛经中谓之声...大势至菩萨的简称,因此菩萨的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准提咒持诵仪轨...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嘉兴藏流通本)...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德的一切善书。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其教典使我们见贤...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到冬天,就在鱼池中建一条土堤,然后把鱼池的水都放到堤防的里...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譬如:国家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们需要和睦。 有一则...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地放下。因为,你越攀缘...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城去谋生。由于他画得非常逼真而且特别妖艳淫荡,因此很快便出...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人生在世,苦乐参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遇到境界来的时候...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这个你要深...
荷泽神会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南阳慧忠国师 | 下篇:耽源应真禅师 |
(一)佛陀最初度化之五比丘。据中本起经卷上所载,五比丘依次为拘邻、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叶、頞陛。(参阅“五比...
阿吒那剑
胜生严
万松行秀
教
慧炬三昧
念戒
极难胜地
种种想
陪胪
弭曼差
势至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