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p0472 佛地经论三卷十二页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一业多业牵引一身多身四分别】 p0019 杂集论七卷十六页云:复次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力,长...(修法)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为救善住天子七...寺院中,属佛、属法、属僧之物,不得随意互用,如佛钱乃专供修缮佛像等所用之钱。 p2756...【所引支】 在十二有支中,无明与行二支是能引支,由之生起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此五支为所引支。《成唯...(地名)Vinata,比那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指观境自在、作用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载:(一)观境自在,指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据载,遍知院中如来正勤菩萨以外,其他诸尊之印明,大多属于胎藏修法如...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仪式)供养五百罗汉之法会。...(修法)咒尸鬼使之起以杀怨人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 由于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的...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呢,消除我们的这些业障,增加我们的福慧。我们的业障如不能消...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问的方式开始一天,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力...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五灯会元】
二祖慧可大师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时,尝自念言:「我家崇善,岂令无子?」祷之既久,一夕感异光照室,其母因而怀妊。及长,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即抵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于永穆寺。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年三十二,却返香山,终日宴坐。又经八载,于寂默中倏见一神人谓曰:「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遥,汝其南矣!」祖知神助,因改名神光。翌日,觉头痛如刺,其师欲治之。空中有声曰:「此乃换骨,非常痛也。」祖遂以见神事白于师,师视其顶骨,即如五峰秀出矣。乃曰:「汝相吉祥,当有所证。神令汝南者,斯则少林达磨大士必汝之师也。」祖受教,造于少室。其得法传衣事迹,达磨章具之矣。自少林托化西归,大师继阐玄风,博求法嗣。至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执侍经二载,祖乃告曰:「菩提达磨远自竺干,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吾,吾今授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祖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璨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祖曰:「非吾知也。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汝。汝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祖付嘱已,即往邺都,随宜说法。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积三十四载,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音斯﹞。役人问之曰:「师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又于管城县匡救寺三门下,谈无上道,听者林会。时有辩和法师者,于寺中讲涅槃经,学徒闻师阐法,稍稍引去。辩和不胜其愤,兴谤于邑宰翟仲侃。翟惑其邪说,加祖以非法,祖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时年一百七岁,即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癸丑岁三月十六日也。葬磁州滏阳县东北七十里。唐德宗谥大祖禅师。﹝皓月供奉问长沙岑和尚:「古德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只如师子尊者、二祖大师,为甚么得偿债去?」沙曰:「大德不识本来空。」月曰:「如何是本来空?」沙曰:「业障是。」曰:「如何是业障?」沙曰:「本来空是。」月无语。沙以偈示之曰:「假有元非有,假灭亦非无。涅槃偿债义,一性更无殊。」﹞
上篇: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 下篇:三祖僧璨鉴智禅师 |
(人名)Samjayin vairaḍiputra(Sajaya vairatīputra),删阇耶毗罗胝子。新称删逝移毗剌知子。六师外道之一。...
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一业多业牵引一身多身四分别
尊胜法
佛钱
所引支
比那
二种自在
如来正勤菩萨
数息观
罗汉供
咒起死鬼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三种人生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