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十清净相】 p0111 佛地经论四卷十页云:复次如是已说法界诸相甚深,业用甚深,处所甚深,相甚深者:谓离十种不清...(异类)旧称波旬。大宝积经二十八曰:善哉波卑椽。可洪音义二曰:波卑椽,下以绢反。或云波卑夜,此云恶者。...亦名:过受四月药请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过限药请戒四十七。然笃信居士,供办美药,延请众僧,...(名数)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悭是也。即于...(术语)因位之极。等觉之位也。文句四曰:邻圆际极,唯一生在。同记曰:言邻圆者,圆谓圆满,近于满位。邻,妙觉也...亦名:受具戒竟时节量法、记受戒时节、受具戒记春夏冬时及量影 子题:量影、食时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若多人一人...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谓佛之音声。盖众生缘有深浅,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因明用语。又作阙无过。此乃就因明论式中之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而言。三支中阙无任何一支,都...(术语)四邪命食之一。维为四维。谓比丘学种种之方相咒术卜占等而为生活也。...【拘卢舍】 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平常虽然老成持重、富有盛名,但从未说过法,一切问题都由侍者...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以西方的性开放为时尚,他们不知因果不信因果,私生活混乱,既...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好考虑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时间过得很快,说不定这几年就有无...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乐国中寿命长。七日持名心不乱。六根清净性昭彰。如来直指菩提...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男子说:...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办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在明朝的扬州,有一个做南北货生意的商人。南北货,就是说...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五灯会元】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南印度天德王之次子也。既受度得法,至东印度。彼王名坚固,奉外道师长爪梵志。暨尊者将至,王与梵志同睹白气贯于上下。王曰:「斯何瑞也?」梵志预知祖入境,恐王迁善,乃曰:「此是魔来之兆耳,何瑞之有!」即鸠诸徒众议曰:「不如密多将入都城,谁能挫之?」弟子曰:「我等各有咒术,可以动天地、入水火,何患哉?」祖至,先见宫墙有黑气,乃曰:「小难耳。」直诣王所。王曰:「师来何为?」祖曰:「将度众生。」王曰:「以何法度?」祖曰:「各以其类度之。」时梵志闻言,不胜其怒,即以幻法,化大山于祖顶上。祖指之,忽在彼众头上。梵志等怖惧投祖,祖愍其愚惑,再指之,化山随灭。乃为王演说法要,俾趣真乘。谓王曰:「此国当有圣人而继于我。」是时有婆罗门子,年二十许,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缨络,故人谓之缨络童子。游行闾里,丐求度日,若常不轻之类。人问:「汝行何急?」即答曰:「汝行何缓?」或曰:「何姓?」乃曰:「与汝同姓。」莫知其故。后,王与尊者同车而出,见缨络童子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童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又谓王曰:「此童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此圣之后,复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旦。四五年内,却返此方。」遂以昔因,故名般若多罗。付法眼藏,偈曰:「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祖付法已。即辞王曰:「吾化缘已终,当归寂灭。愿王于最上乘,无忘外护。」即还本座,跏趺而逝,化火自焚。收舍利塔而瘗之。当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戊子岁也。
上篇: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 下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
(名数)人之发狂,有四种之别。贪狂者,贪欲所驱而狂也。药狂者,中药物之毒而狂也。咒狂者,为咒诅调伏等而狂也。...
十清净相
波卑椽
过限药请戒制意
九结
最极
受具戒竟记其时节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一音
阙无
维口食
拘卢舍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无言胜有言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佛陀的六种礼拜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