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华三昧者,如树华敷开令树严饰,得此三昧。诸三昧中开诸功德华,以自庄严...梵语 da?a-pāramitā。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之十种胜行。全称十波罗蜜多。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十到彼岸。(一...(一)谓入灌顶坛受法,为密教修法之一。坛,为梵语 mandala(曼荼罗)之意译,系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诸尊各如法集...印度人关于语言之探究与考察,自吠陀时代开始,即产生音声学(梵 ?iksā)、文法学(梵 vyākarana)、韵律学(梵 ...【在俗人】 p0631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在俗人者:谓处家白衣,受用五欲;营构俗业,以自活命。...(一)声闻僧与菩萨僧。(一)声闻僧乃以出家沙门形像,修小乘三学者。(二)菩萨僧则指以在家带发之形像,修大乘三学者。...(术语)吾人之心性即法身,为在缠如来,故曰心法身。莲华三昧经曰:归命本觉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莲台。是归命于在缠...(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杂名)译曰小林。见翻梵语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是念佛的启动点这一念是怎么样呢?必须...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 二、惟念自佛──返观自心──圣道法门 三、自他兼...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觉得煲汤离不开肉,有肉味的汤才够浓、够鲜,其实不...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
十受生藏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三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藏海者。谓其含藏之广也。)一供养诸佛受生藏谓菩萨愿常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深信爱乐。修诸功德。无有厌足。即得生如来家。是名供养
上篇:菩萨修十种念处 | 下篇:十金刚心 |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法中第六,观极乐宝楼珠阁之相也。经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
十诵律
妙华三昧
十波罗蜜
入坛
语言
在俗人
二种僧
心法身
无盖
十四无畏
阿菟林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推荐】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永嘉大师证道歌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