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四见有三种,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也。 一、单四见。 一、执有。 二、执无。 三、亦有亦...指众生于临命终时,对自体、境界及往生之处起俱生起之贪爱,以招引次生果报之惑业。为“发业惑”之对称。此惑能助长...(术语)同于系念。玄应音义三曰:古文系继二形,今作系同,古帝反。说文:系,结束,亦连缀不绝也。...(譬喻)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术语)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不尽,如帝释天之珠网也。药师经曰: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药师经纂解上曰:焰谓光焰,...能使人寿命无量,无有病苦之药。雪山中,有名为“娑呵(娑诃)”之灵草,若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虽有四毒...(譬喻)人身依因缘而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智度论十九曰: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术语)密教之法,于佛菩萨之身,说三种之轮身。...(1563~1635)韩国李朝时之隐逸僧。全罗道万顷县人,俗姓调意。号震默。七岁披剃后入全州凤栖寺习内典。一生特立独...【有谄】 p0537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有谄?谓自有过,而不能于大师智者同梵行所,如实发露。...(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事。 作者是位法医,同时是名佛教徒。他在工作中遇到一起矿难...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教很反感的,看到佛教的寺院建得这么好,都愤愤不平:我们中国...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他可能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恐惧;对于一个公务员来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须仔细听经或者熟读经注,才能了解明白。因为大千世界,唯心而...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淫、妄等罪,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得下三恶道?以前所有的罪是...
八不净物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佛在世时。诫诸弟子乞食自活。少欲知足。不许畜此等物。以其能生贪恋计着之心。染污梵行。故有此八不净之名也。(梵行即净行也。)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二种植根栽谓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闲居
上篇:八种粥 | 下篇:八依 |
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北山语录、参玄语录、北山参玄语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因...
四见
润生惑
系念
三照
焰网
雪山不死药
身车
轮身
一玉
有谄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三季人的故事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唯识要义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