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地大为黄色。是增味之义也。众色加黄色,则其色必增光。遍于诸色而不违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义也。遍...指到达佛果唯一无二之道路。一者,唯一;道者,能通之义。亦同于一乘。别于二乘、三乘法门,以成佛之法,实非有二三...(一)全一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1~597)讲述。又称金刚经疏、金刚般若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天台宗二十五方便五科之第三。即摒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盖,即盖覆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此五种烦恼...(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大智度论卷一所说四悉檀之第四。又作入理悉檀。佛以善巧,依第一义来诠明一实中道之理,令众生断惑证理,称为第一义...契合如如之理的智慧,即根本智。...【增上慧体】 p1315 摄论一卷一页云: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又作邪禅。如为役使鬼神而修禅定,是违逆正理之禅,能损害正道,称为魔禅。摩诃止观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下):“...(杂语)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莫妄想。...【苦苦】 为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时候,我们不是应该胡思乱想,...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归纳一下,无非说了解、行这两门。到中国的禅、教、律、密、净...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
1、西兰花。 富含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专家证明是最好的抗衰老和抗癌食物,能增强皮肤抗操作能力,有助于保持...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翻译《大般若经》时,此经梵本总有二十万颂,玄奘大师准备接受...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在上次所讨论的第一愿与第二愿,是大悲拔...
八义证有本识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第八识。是出生一切善恶诸法之根本。故名本识。今论以此八义。证第八识之相也。一依止执受谓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是名依止执受。二最初生起谓此识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礠石吸铁。是名最初生起。(礠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谓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四有种子性谓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散失。是名有种子性。五业用差别此识随染缘而造恶
上篇:八识缘境广狭 | 下篇:八犍度 |
梵语 asvabhāva, asvabhāvatva, asvabhāvya, nihsvabhāvatā。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
五大色
一道
金刚般若经疏
弃五盖
果遂愿
第一义悉檀
如如智
增上慧体
魔禅
莫妄想
苦苦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十跪父母恩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六种果蔬让你更帅更靓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