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六处支】 p0297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得六处名。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三页...宋代净土宗、云门宗僧。襄阳人,俗姓孙。谥号慈觉大师。生卒年不详。幼年丧父,由母鞠养。志节高迈,夙修儒业,博通...【致敬仪式九等】 p0890 西域记二卷八页云: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即位于日本京都市紫野大德寺南方、舟冈东方之天台宗寺院。本为淳和天皇之离宫,至平安时代中期,成为元庆寺之别院,...(异类)饿鬼名。正法念经十七曰:迦摩饿鬼。经注曰:迦摩雨卢波,魏言欲色。Kāmarūpa。...凡三十卷。唐代律僧道宣(596~667)撰于麟德元年(64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道宣著作极多,被誉为梁代律师僧...(名数)又云净土三部。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三佛说阿弥陀经一卷。...(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恒乐空定,分别空义。所谓须菩提比丘是。止观六曰:须菩提,空智偏明,能于石室见佛法身,...十种外道之一。如六派哲学中之数论、胜论等说,谓人、天各自为常住独存者,彼等既可受用诸法,且为主宰万有之实我。...于诸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乐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悕求。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总名为贪。顺忧受触。所起...无量义经...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 一、为什么要放生: 1、众生具有佛性,...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地方叫东关,与泉州市南安县相邻,这里...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意思和他讲。古人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来传法。现在搞张小纸,...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去,那么对我们来说很难,因为我们的心,念念都是攀缘啊!...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
如来七种语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嗔妒。无有惭愧之心而为其因。若见众生多财世富。诸根完具。威德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持戒布施。精勤惭愧。无有嗔妒之意而为其因。是名果语。三因果语谓如来说众生现在六入触等之果。乃由
上篇:七种无上 | 下篇:周行七步 |
指示教化、教导之意。碧岩录第六十则(大四八·一九二中):“云门以拄杖示众云:‘(点化在临时,杀人刀,活人剑,...
六处支
宗赜慈觉
致敬仪式九等
人类因果
云林院
迦摩
广弘明集
弥陀三部
解空第一
神我外道
除世贪忧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